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南山消防闻“汛”而动水域救援演练正酣

济南日报 2020-07-14 11:25 大字

消防队员横渡泄洪沟。李希安和战友一起调试倍力系统。

“截至7月12日12时,今年以来我国洪涝灾害共造成3789万人次受灾,141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22.3亿元。”“212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72条河流超保,19条超历史。”“重庆、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这是一组来自新闻联播的数据,在南部山区消防救援大队仲宫消防救援站站长李希安眼里,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南部山区山多、水多,每到汛期洪涝灾害都是困扰居民的难题。近日,一场救援演练在南部山区上演,横渡30米宽泄洪沟的消防队员,真帅!

“拉紧,拉紧!”

消防员横渡30米泄洪沟

“拉紧,拉紧!使劲往后拉,确保绳子收紧!”

一条宽度约30米的泄洪沟旁,李希安一边双手拉紧绳索,一边扭头鼓励身后的队员。只见五六名消防队员戴着手套攥紧绳索,一只脚着地、一只脚蹬住就近的树干借力。他们身体后仰、拼命拉紧绳索,脸上的表情也不受自己控制。汗水钻出头盔,酣畅流淌。

这项演练名为绳索横渡救援,这条绳索,是汛期救援中的“生命绳”。被誉为“济南后花园”的南部山区以山水闻名,辖区面积570平方公里,有254个行政村,20余万常驻人口,2个大型水库,196座塘坝。独特的地理环境也让南部山区洪涝灾害多发,每到汛期总是让人心慌。

“很多村庄都在山窝里,如果说水淹了路,或者有居民被困在泄洪沟、河流对面,大的救援设备进不去,绳索横渡就是最有效的救援方式。”南山消防大队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秦鑫云解释,绳索横渡就是一套完整的倍力系统,利用抛投器将绳索发射到对岸,被困人员只需要在树木上固定一条绳子,保证一名消防队员顺利横渡,两侧岸边的消防队员就能利用滑轮和绳索,架起一条能承重300公斤的绳索桥梁。

发射抛投器、安置滑轮、穿绳打结……消防队员双腿夹着多功能担架,双手握紧绳索,整个人仰面悬挂在空中,依靠手臂力量飞快横渡到对岸,30米距离不过10秒就能到达。“被困人员”被紧紧包裹在软质的担架内,“挂”在绳索上被送到安全的对岸。

李希安一边指挥,一边观察数不清的绳结。“平时训练中,光是打结就有18种方式。”李希安说,正是一个个绳结,拽住了危机中的生命。

“害怕?顾不上!”洪水中救出被困老人

演练进行时正是下午3点左右,烈日带来了38℃的高温,泄洪沟两岸的石头反射出刺眼的白光。尽管有树冠遮荫,对于身穿厚重救援服、戴着头盔的队员们来说,每一秒都是煎熬。

泄洪沟两侧布满碎石,正常行走也会时不时脚下一滑,消防队员们身上带着救援设备,稍不留神就是一个踉跄。而在真实的救援过程中,水面下尽是看不到的暗流汹涌,每踏出一步都要做好踩空、滑倒甚至被水流冲击的准备。

自2018年南山消防大队建成,李希安就被调到这里任救援站站长。他先后经历了“利奇马”救援、西营街道洪水救援、食品加工厂火灾救援等任务。基于科学部署和平日的严格训练,他带领救援队顺利完成了多项任务。

西营街道的一场洪水救援,是让他印象最深刻的。2019年7月底的一天上午,救援站接到报警,因洪水来袭,西营街道一山村居民的房屋被全部冲塌,一位60岁老人被埋压在废墟下,情况危急。李希安第一时间组织15名消防队员前往。下着瓢泼大雨,受灾地点又是山村,道路极其狭窄,给救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救援过程危险重重。

普通救援车辆进不去,换挖掘机上!被困老人周围的土块和石块被挖掘机小心移除,消防队员们徒手挖开老人身边的泥沙和碎石,他们的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经过30分钟左右的紧张救援,老人终于被救出。当时老人全身冰凉,已经基本丧失意识,随后被送往医院抢救。

“心里肯定害怕,水都没过膝盖了,谁也不知道下面有什么。”李希安摆摆手说,“救人要紧,什么怕都顾不上了!”他说,水火无情人有情,作为一名消防员,不仅是家庭的一员,更是被社会需要的一员,灾难来临,舍小家顾大家是第一选择。

“汛期,准备好了!”未雨绸缪的水域救援

凌晨5点,大部分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消防员们已经开始集合拉练,附近的大小山路都有过他们的身影。问起平时都有什么训练项目,刚刚摘下头盔的消防队员们一边擦汗,一边异口同声地说:“那可太多了!”他们之中,年龄最小的刚满18岁,记者问起他的名字时,得到的是一句调皮的“就不告诉你!”

“对他们的训练十分严格,容不得半点松

懈,只有平时多下功夫,在真正的救援现场才能临危不乱,快速解救被困人员。”李希安说,为更加有效地在危险到来时解救被困群众,南山消防救援大队与周边村镇联动,制定了更加科学紧密的应急预案,“往年哪里有滑坡,哪里情况比较危险,我们都做了详细的统计。今年关于应对汛期的装备我们已经准备完毕,演练项目一个不落!”

济南市根据相关指示,筹建了包括南山消防救援大队在内的12支水域救援队。水域救援这项突发性强、时间紧迫、技术要求高、救援难度大、危险性高的救援项目,有了更充分的“官方力量”!

日复一日的训练,让他们每个人都拥有了一张黝黑的脸庞,围在一起吹吹牛、周末打两局手游,就是他们最大的消遣。“他们打游戏从来不带领导玩儿!”李希安表面“吐槽”,看向他们的眼神却都是骄傲的光芒。

演练结束,冲去一身泥沙与汗水,伴着夕阳他们迎来短暂的休息。明天,又是面朝烈日、背靠青山的一天……(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曹雅欣张一陈彦杰实习记者张玲孔皓)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新闻推荐

援企稳岗 以工代训 安徽省强化相关政策支持

本报讯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昨日,省人社厅、省财政厅联合发布《关于实施援企稳岗以工代训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安徽...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