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庐阳区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新安晚报 2020-07-14 10:19 大字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批复同意合肥庐阳区创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金融科技产业合作

示范园区”;集中开工重大项目21个,集中签约重大项目8个,跑出重大项目建设“加速度”……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合肥市庐阳区贯彻落实“六稳”“六保”要求,果断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瞄准高技术,打造新引擎

2020年,庐阳区依托科学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两大科技创新战略支点,继续以大健康、大数据、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等四大产业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高技术新兴产业,着力培育与金融、商贸两大优势主导产业相辅相成的第三个增长极。

在全省首家建设运营的“云+大数据+5G”智慧园区——庐阳区大数据产业园,华为“两朵云”华丽绽放。在庐阳经开区,一场由机器换人、由自动化装备提升传统产业、由中低端制造业向科技创新型产业转型、让“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的变革正悄然兴起,“智能+制造”成为庐阳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合肥北站物流基地也是一派繁忙景象。合肥中欧班列从这里踏上“新丝绸之路”,为东部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合肥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提供充足的运力保障。与此同时,庐阳开放型经济也孕育新的发展机遇:合肥国际内陆港等重点项目,为庐阳区发展跨境电商、物流、进出口贸易等产业,打造新时代内陆地区全面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紧抓大项目,积蓄新动能

早在今年年初,庐阳区就计划以“老城品质提升、北部短板补齐、西北部城乡融合”三大工程为抓手,实施155项大建设项目,助力更加精准地建设引领时尚的国际化首善之区。

在老城区,淮河路步行街区创建国家级高品位步行街工作不断推进,具有庐州韵味百年盛景的国际名街正在加快呈现。围绕园区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大杨产业园和庐阳经开区转型升级规划编制和园区低效用地清理工作加快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如火如荼;安徽庐阳董铺国家湿地公园项目稳步实施,预计2021年完成项目建设。

在民生领域,今年截至6月底,庐阳区累计已开工45个项目。其中,重点路桥工程、支路网工程及停车场项目开工22个,城市特色化品质化建设项目开工10个……另有数据显示,2020年,庐阳区共有208个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纳入合肥市重点项目计划。

创造消费季,释放新活力

今年3月23日起,庐阳区在合肥市率先发放1000万元电子消费券,吹响全省刺激消费的号角。随后,又针对北部商圈、夜间经济、家居领域、汽车领域增发620万元电子消费券。截至6月底,消费券直接带动淮河路步行街商圈消费3.5亿元,间接拉动整体交易额超25亿元,活动期间淮河路步行街区人流突破160万人次。

为纾解疫情冲击,促进商业复苏,该区还优化升级了《庐阳区推动商贸零售业转型发展扶持政策》,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释放城市活力。据悉,庐阳区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全区商贸零售业转型发展。

一系列“政策效应”立竿见影。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庐阳区实现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60.2亿元,总量居四个区首位,增速居四个区第二。今年5月份,庐阳区完成限上零售额45.24亿元,环比增长33.3%,同比增长12.3%,增速快于上个月4.8个百分点。全区累计零售额前20强企业中,13家企业当月呈现正增长,较上月增加2家,其中12家增幅超过10%。

余挺生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姚一鸣

新闻推荐

安徽省今年高招录取分5批次进行 8月初启动录取

安徽省今年高招志愿将分5个批次填报和录取,降分征集志愿最高可降低至批次线下20分进行投档,符合6项条件之一的考生可享受高...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