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芜湖造”飞机一飞冲天 80后工匠精益求精打造“钻石”品质

大江晚报 2020-07-10 00:57 大字

李勇(右)获得2019年“芜湖工匠年度人物”

上世纪五十年代,芜湖人造船,漂洋过海;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芜湖人造车,驰骋四方;如今,芜湖人造飞机,翱翔蓝天。“大飞机看商飞,小飞机看芜湖”,这是中国通用航空行业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正是“看芜湖”的主角。从国内首个双发四座通用飞机DA42型总装脉动式生产线,到国内首个以“国外型号合格证(TC)+中国生产许可证(PC)”模式的取证工作,再到成立安徽辖区首家通航CCAR145部维修单位……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助力芜湖航空产业园成为了“国家首批26个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带动芜湖以及安徽通航产业振翅高飞。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这些重要行业资质和认可的背后离不开公司党委领导的优秀适航团队,作为这个拼搏创新团队的代表之一,李勇今年被授予了2019年“芜湖工匠年度人物”。80后的他13年来扎根通航事业,坚守飞机生产质量控制一线,打造出电科钻石飞机的“钻石”品质,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匠心。

零的突破

“芜湖造”通用飞机从无到有

产业的从无到有并不容易。2013年12月,为积极响应国家通航产业发展规划,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科)和芜湖市人民政府通力合作,充分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共同投资组建了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地处芜湖航空产业园。1986年出生的李勇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飞机制造相关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当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还在如火如荼筹建时,2014年9月,李勇从山东来到了安徽芜湖,开启新篇章的发光发热。

李勇并非出身名校,但凭借着踏实严谨、敬业奉献的精神,他冲锋在前,协助公司在技术和成绩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前期,李勇作为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坚持“5+2”“白加黑”工作模式,消化了大量的飞机构型、物料清单、设计更改通告(DCA)、奥地利钻石飞机发行的服务通告/服务信息(SB/SI)以及局方颁布的适航指令,参与建立了DA42飞机的产品基线并按此开展飞机生产制造活动,有效保障航材供应,保障生产规划的合理性及生产资源分配的时效性。同时,对照奥地利钻石飞机生产流程和公司的具体情况,设计了脉动式总装生产流程,设置质量监控点,梳理总装重点岗位资质需求和内部许可培训要求,将DA42飞机的设计数据准确转化为生产数据,为后续电科钻石飞机本地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7年,在中国民航局的监管下,李勇参与保障了公司首架DA42飞机的总装制造,协助公司形成了DA42飞机年产50架的批生产能力,助力公司成为了国内首家以“国外TC+中国PC”的通用飞机制造企业。同年7月,李勇成功保障首架“芜湖造”也是“安徽造”DA42通用飞机下线试车、顺利首飞,正式进入市场运营阶段,这也标志着芜湖仅用了不到4年时间就实现了通用航空产业的“从无到有”、集聚发展;DA42飞机在国内完成本土化研制也标志着国内通用飞机制造水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DA42机型顺利获得了69架飞机的销售订单,带动了芜湖市以及省内通用航空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发展。

严控质量

全面保障安全飞行零故障

一架DA42型电科钻石飞机的生产要经历复材成型、机械加工、航电制造、总装制造等多个阶段。李勇始终坚信产品“质量第一”、“顾客第一”理念,严把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关,将现场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纠正,从源头上避免了质量问题的发生。近日,记者前去公司总装车间采访时,李勇正在忙碌排查解决故障。“不好意思,我得先把这个问题处理了”。和记者打了个招呼,李勇匆忙返回一架正在组装的飞机旁,一边在纸上写写画画,一边跟团队成员交流,随后他又蹲下身子钻到飞机底部仔细检查。原来,飞机机身和中央翼的对接螺栓出现了损坏,由于操作空间小、单个螺栓更换难度系数大等原因,必须要将机身、中央翼分离后重新安装新的螺母,整个安装过程必须严丝合缝,不能有一点偏差,李勇选择亲自动手,严格把控。

13年来,李勇常常这样深耕一线,善于攻坚克难,运用个人技能技艺带领团队解决疑难杂症。记得正值向中飞院交付飞机的关键时刻,一架DA42型飞机在地面测试的最后环节突然出现电流告警。在向奥地利钻石飞机沟通将近一个月无果的情况下,李勇临危受命带领技术团队,从可能引发电流故障的原因由浅入深地逐层次进行排查。经过一天一夜紧张排故,最终发现故障是由发电机电流传感器灵敏度异常导致,这也是行业内一次较为经典的排故案例,为后续排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每架飞机放飞前的170项细致检查是飞机系统安全的基本保证,李勇带领团队,认真总结经验,制定了近3000个检验点,通过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检查,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把关,飞机的一次检验合格率指标大幅提高,创造了连续多架飞机生产试飞零故障通过,顾客接机后首飞单次连续飞行5小时零故障的佳绩,全面高效地保障放行的每一架飞机都安全飞行,也为生产计划按节拍运行,缩短生产周期、降本增效提供了有力保证。

精益求精

从有到优打造“钻石”品质

13年坚守匠心,虽然在飞机装配质量控制领域乃至行业已经处于领先地位,李勇并没有因循守旧,相反他更加精益求精,通过对细节的把握,不断满足客户更高舒适性的要求。比如最新的DA42飞机机舱内已选装椅背可调节座椅,提高了通航飞机座椅的舒适性;接缝间隙和台阶的控制也更加精准,甚至超过国外飞机的控制水准,极大提高美观度。

通过大量的工作积累,作为适航质量部副部长的李勇还参与成立了安徽辖区内首家通航CCAR145部维修单位,同时他还带领技术团队成立了CCAR147部维修培训单位,带动周边通用航空研发、生产、维修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他的努力下,圆满完成四期“全球最大的民航飞行员培训院校—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简称中飞院)” 机务培训班,标志着公司与中飞院深度合作迈入新的台阶,为安徽省乃至国内通航维修业人才储备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培训平台。此外,李勇善于向青年职工普及知识、传授技艺、传承精神,努力把新员工帮带成熟练工和多能工,为生产加工过程的产品质量提供坚实的质量基础保障,目前已经帮助企业培养11名骨干人才。

6年多,从一片空白到一飞冲天,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围绕“创新驱动、自主可控”的关键目标,创新了中国民航局适航取证新模式。电科钻石以通用飞机自主研发制造为核心,逐步整合资源并拓展业务,形成了通用飞机/无人机研发制造中心、中国电科复合材料中心、中国电科飞行试验中心、航空遥感数据中心四大业务平台,自主研发的新机型CA42也离TC取证的目标越来越近了。今后,电科钻石将继续担负起国有企业使命,积极对接全国通航产业资源整合、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等发展战略和机遇,发挥地域优势和人才优势,持续为中国通航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在李勇看来,“钻石”的含义,一个是品质,一个是信念,必须时刻保持着精益求精的追求和势如破竹的信念,这和他理解的工匠精神也很相似。他也会继续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发扬“工匠精神”,打造钻石飞机的“钻石”品质,为公司以及芜湖通航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 芮娟 实习生 史微 文

记者 许诚 摄

新闻推荐

今年高考作文到底在考啥来看名师名作家在线分析

每年高考,语文作文题都会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引发众多讨论。今年,本报融媒体开通视频直播创新高考作文解析呈现方式,邀请到...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