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着眼核心素养 旨在立德树人 2020年高考全国语文卷作文题评析

大江晚报 2020-07-09 03:30 大字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随着2020年全国高考开场铃声响起,对高考作文命题的猜想随即尘埃落地,而对高考作文题目的解读和评议之声迅即鼎沸。此时再来评说高考作文题目,还有什么意义?如果说有意义,意义又何在呢?

意义自然是有,否则没有必要写这篇文章;至于意义何在,不妨先从考前猜题说起。因为去年全国Ⅰ卷(安徽等省高考用这套试卷)作文题是以尊重和理解“劳动”为主题,所以在今年高考前笔者就看到有人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路,结合疫情爆发的背景,猜测作文主题为“健康生活”的有之(落实“体”育);猜测“科学精神”的也有之(落实“智”育)……不一而足。

其实,在高考之前,猜测作文具体主题或题材,押宝某一“热点事件”,企图“撞大运”是没有意义的;以为“德智体美劳”会轮番出现于高考作文命题的想法更是孤立、机械地看问题的思维方式。指导考生科学备考,以求取得比较理想的高考成绩,决不能走这条路。因为在教育领域,无论是学科教育教学,还是各类考试(最重要的自然是高考),国家及其所属的教育行政部门,近年来出台的各种纲领性文件已经明确告诉我们为何教、教什么、怎么教,为何考、考什么、怎么考。

2020年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两份文件。从社会层面看,因为一月下旬起“全民抗疫”成为各界关注焦点——生命重于泰山,成为焦点理所当然——于是关于高考的变革,只有部分“业内人士”关注了。实际上这两份文件以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都是教育领域乃至每位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依据。评说、解读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自然也必须以之为依据。党员干部需要提高“政治站位”,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也是需要提高“教育站位”的。

下面尝试按照上述“教育站位”,简要评点一下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

就今年全国11套高考语文卷作文题目看,诚然有以社会热点事件为题材的,如全国新高考Ⅰ卷的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全国Ⅱ卷作文材料中出现了由于抗疫而为国人熟知的唐诗名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等等,但是实际上仅以三套全国卷作文命题来说,其题材和导向可用“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认识自我”来概括。

“胸怀祖国”首先需要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于是全国Ⅰ卷中出现了管仲、鲍叔和齐桓公这些古人,全国Ⅱ卷中出现了“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语)“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诗)这些古话。“放眼世界”自然需要加强对世界的了解和交流,于是全国Ⅱ卷中除了有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名句:“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还有在“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上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这样的作文情境设计。祖国和世界都属于客体,胸怀之、放眼之,前提是什么?是一个人要有胸怀和眼光。目的是什么?目的是更好地建设祖国,让世界更美好。离开人的培养与发展,这一切就是空中楼阁和海市蜃楼。而人的自我发展,前提之一是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于是全国III卷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

就作文命题形式看,40多年来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即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各领风骚”若干年的阶段。今年三套全国卷,全部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要求则分别是写发言稿、演讲稿、书信,这体现了重视语文的交际功能、重视发展学生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导向。之所以如此,实际上与新一轮课程改革及考试改革(简称新课改、新高考)的大背景有关。新课改、新高考的方向,一言以蔽之,是培养和考查学生的两类核心素养,一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详见下表),另一类是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科核心素养”。

所以在笔者看,今年的全国三套卷作文题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比较好地落实了对考生两类核心素养的考查任务。因此命题导向是正确的,从命题“技术层面”看,也是成功的。

这里说件趣事。高考前有朋友请笔者预测作文题,笔者就把上面那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表发给他,说:近三年考过的不大可能考,“科学精神”那一栏今年考的可能性不大,其他就是可能考的。现在看,全国Ⅱ卷考到表中的“国际理解”,全国III卷考到“知己”,属于表中“勤于反思”和“自我管理”,都没有超出范围。至于全国Ⅰ卷,则是需要多角度审视后再选择一个角度的作文。

如果让我选择一个角度,就是知人用人。鲍叔推荐管仲是知人,齐桓公不计前嫌信任重用管仲是用人。由此生发开来,可谈知人用人之道、用人者的胸怀和眼光等等。孔子的“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这句话则是强调人才的重要性。管仲是个怎样的人才呢?起码是一位具备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的人才(符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第一大方面“文化基础”的要求)。

所以,我的结论:一、今年和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主题就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表里。二、读点课外书,才能写出好作文。比如,今年哪位学生作文中能举出几个管仲的事例,那“内容”分一定不会低。最后顺便说一句,十几年前,北京高考语文卷的文言文阅读,用的就是“管鲍之交”材料。(作者系安师大附属中学语文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唐俊

新闻推荐

安徽省2020年高考昨结束首日考试 语文区分度大数学难度适中

昨天,安徽省2020年高考结束了首日考试。虽然因为疫情,昨日部分考点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是整体考试基本顺利结束。从考生的反响...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