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为8岁女孩点燃生命希望 刘冬冬获评6月“安徽好人”

合肥晚报 2020-07-07 00:36 大字

本报讯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碰撞分析工程师刘冬冬2013年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9年11月,刘冬冬接到了合肥市红十字会的电话,说他和一位患者配型成功了,他欣然同意捐赠,并顺利进行了血液高分辨检测和体检,但受疫情影响以及患者病情实际,在今年5月完成捐赠。今年,刘冬冬获评6月“安徽好人”。

31岁的刘冬冬是湖北人,2013年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在湖北省红十字会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当时他对于“造血干细胞”了解得并不多。直到2016年,刘冬冬在读研期间,一次学院会上,得知学校一位老师的孩子生病了,是一种凶险的血液病,动员大家伸出援手、捐献血小板,那也是刘冬冬第一次无偿捐献血小板。遗憾的是,老师的孩子最终没能救回来。刘冬冬说,从那以后,他对于献血有了更深刻的感触,“我觉得献血对于自己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对于患者,或许能给他们带来希望。”从2016年开始,刘冬冬坚持每年两次无偿献血。

2019年11月,在合肥工作的刘冬冬接到了合肥市红十字会的电话,说他和一位患者配型成功了,“当时挺意外的,觉得这或许真的是一种缘分。”后来,刘冬冬又进行了血液高分辨检测和体检,一切都很顺利。本来以为很快可以捐献,但受疫情影响以及患者病情实际,最终捐献的日子定到了2020年5月。

单位领导得知刘冬冬要去捐献造血干细胞,十分支持,让他把工作交接给其他同事,安心捐献。同事们知道这个消息后,都围着刘冬冬问具体的捐献过程,有的同事听完后表示准备去登记入库。

由于还处于疫情期间,医院管理比较严格,捐献期间,同事和朋友没能前往病房陪伴,家人也不在身边,刘冬冬还是很开心,“没事,有红会的志愿者经常来陪我呢。”刘冬冬表示,其实,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几个小时就能够完成,“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进来,为血液病患者提供帮助。”捐献完成后,承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即刻被送往温州。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骏超)

新闻推荐

国网一输变电工程发生5人窒息死亡事故

记者|席菁华编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电网)旗下工程发生一起5人死亡安全事故。7月2日,湖南省衡南县应急管理局发布《...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