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电动汽车可变身“充电宝”向电网反向送电 安徽发布全国首个新基建技术产品服务目录

江淮晨报 2020-05-29 06:48 大字

本报讯 近日,安徽省正式发布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技术产品服务目录。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这是全国首个新基建领域技术产品服务名录。此次目录的发布,将为推动安徽高质量发展打造强劲新引擎。

省发改委产业处相关负责人透露,此次发布的首批目录共896项,主要包括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物联网等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

其中,5G类157项,包括海康威视5G超高清摄像机、科大国盾5G安全接入终端等;人工智能类400项,包括科大讯飞智慧教育AI大脑、华米科技智能手表等。

工业互联网类87项,包括三只松鼠食品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联宝电子智能制造云平台等;物联网类98项,包括科大智能电力物联网应用技术、合工大智能研究院物联网车辆智能综合平台。

另外,数据中心类86项,包括蚌埠京东云数字经济皖北区域中心、云铭科技公共卫生大数据中心等;超算中心类4项,包括神威国产桌面·小超算、可见光单向数据隔离传输系统等;其他类64项,包括科大国盾量子保密通信技术、东超科技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数字化发展趋势,把握安徽发展优势和阶段性特征,聚焦新网络,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聚焦新业态,加快推进融合基础设施建设;聚焦新技术,加快推进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方佳伟 通讯员 施凯

■马上就访

这次新基建领域技术产品服务名录中,有哪些和我们普通市民关系密切?有哪些今后可以让大家改变生活?记者也进行了梳理,不少项目值得期待。

5G智能测温仪无感采集居民身体数据

安徽清新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基于5G+AI城市居民健康监测预警大数据系统,主要是建设一套支持市、县(区)、街道办、企事业单位、医院上下联动、居民健康监测的预警大数据系统,并且研发前端5G智能测温仪、智能测温平板等设备,快速、便捷、无感采集居民身体情况数据,通过5G网络传输至各级平台。

该企业工作人员介绍,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全市居民健康状况“一张图、多张表”,系统可实现常态化体温检测、多阶段异常数据预警制、异常信息自动上报制、联动制等功能。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的测温距离为10米,每分钟可测温300人。在不影响通行效率、出行体验下,实现全市居民健康信息统计。

推动传统客运站向新型“智慧车站”转型

合肥凯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基于智能通信技术的中小型客运站网络设备集成系统。

该企业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可以推动传统客运站向新型“智慧车站”转型,系统支持移动端的手机APP或微信购票,支持身份证识别、人脸识别的自助取票、入站,支持人工智能的进出站安检、温度检查,支持语音对话服务的车载机器人,基于大数据存储和分析的预排班,依托GPS定位技术的车辆调度、跟测。

电动汽车变为“充电宝”向电网反向送电

工业互联网方面,科大智能(合肥)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V2G车网双向互动充电桩产品。

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产品将电动汽车接入新型V2G车网双向互动充电桩后,除了可以充电,还能把电动汽车从交通工具变为“充电宝”向电网反向送电,赚取峰谷电价差,并在电网发生故障时支撑紧急状态下的用电需求,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双向有序互动。

同时,车主可通过移动终端APP设置用车时间,充电桩根据峰谷电价情况自动调节最优充电功率。单台设备最大控制功率达60KW,可全面匹配市面乘用车双向充电。

博物馆文物环境可智能监控

在物联网方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开发了基于物联网的工业设备、环境、能源监控及管理系统。

项目针对我国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需求,重点研究恒温恒湿多功能一体化智能文物展柜技术,研制完成了温湿度、光照度、紫外线、PM2.5、甲醛、二氧化碳等参数的检测与控制装置,开发了基于无线物联网技术的博物馆文物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平台,可实现文物展柜微环境参数的实时检测和数据共享,提升博物馆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文物预防性保护水平。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方佳伟

晨报制图 李绍山

新闻推荐

户籍误销十八年三方协助有着落

5月26日下午,市公安局宣州分局周王派出所的一位民警,来到市行政服务大厅,拿到一纸关于为云南籍居民卢某火申报随夫入户的户...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