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创作在路上

合肥晚报 2020-05-28 00:30 大字

近日,看到一封有点发黄写满5页纸的长信,毛笔书之,铁画银钩,甚是喜人。这是长江文艺出版社编审罗公元在20年前致王贤友同志的信。另外还有一篇长文《抚摸那灵魂嫩嫩的滚烫——王贤友散文诗读后》。

阅毕,我被罗先生循循善诱,且现身说法指导青年、奖掖后进的精神所感动,想来这对当年王贤友亦必是莫大的鞭策与鼓舞!诚然,20多年过去,王贤友正是踏着处女作《脚板的行歌》一路走来。他时时以前辈与师长的话语敲打自己——要耐得寂寞吃得苦。就这样,他博览群书,勤于笔耕,从诗稿厚不盈寸到发表作品千余篇,无不在他的创作历程上印下奋进的足迹。《诗刊》《读者》《安徽文学》等刊物,时见他的诗文,现已出版文集《风俗九章》《思想的门槛》《从心记》等8部。

而今,除文学创作外,又涉猎民俗文化教学与研究。特别是担任省民俗学会会长以来,在民俗调研、传承和弘扬方面,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受到省和全国的表彰。正如屠岸先生所说:“你立志于民俗文化的研究,这极好!当前,民俗文化面临消失的危险,急需抢救。”于是,王贤友又担当起一个新的角色——民俗文化的喊魂人。

鉴此,我仅以他的部分书名《杏坛谭屑》《脚板的行歌》《思想的门槛》《庐州记忆》为内容支撑,赋诗一首,以记其志:

文学攀登刻苦人,

传承民俗尽丹心。

杏坛谭屑阶堂静,

脚板行歌大地闻。

思想门槛新瞭望,

庐州记忆旧搜寻。

回眸创作殊非易,

爬格孜孜夙夜勤。

□李建华

新闻推荐

全国政协委员许礼进: 构建“共享智能工厂”新模式

“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作为‘新基建’与智能制造共有的关键领域,将给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