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无精打采、食欲不振 都是湿气太重惹的祸 专家:告别湿气,化湿、祛湿、利湿一个不能少

市场星报 2020-05-23 08:28 大字

感觉头昏脑涨、四肢酸软、无精打采,出现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稀薄、舌苔厚腻等症状。一些有生活经验的人知道,这是“湿气”太重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安徽省针灸医院康复一科主任孙善斌建议,要想祛除身体浊重湿气,重新恢复神清气爽,要做到化湿、祛湿和利湿。  

湿气分为外湿、内湿

湿气是中医学里的概念,分为外湿、内湿。顾名思义,外湿是指外感湿邪,或因气候潮湿,或感受雾露之邪,导致头重、胸闷、腰酸、肢倦、关节疼痛等。内湿,由脾肾阳虚,运化水液功能障碍引起的,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尿少、面黄、浮肿、舌淡苔润等。

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寒湿表现为受变天影响明显,怕冷,关节等地方容易疼痛,人很困倦,喜欢吃热的东西。而湿热则表现为除了湿还有热症,如咽干、咽痛,舌质偏红,舌苔偏黄,总有便意却拉不干净,甚至肛门有灼热感,大便粘腻而臭。

化湿、祛湿、利湿,一个不能少

古语“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是形容人体内的湿气过重,让人一天感觉很疲劳打不起精神,从而影响人们健康的生活。那么,该如何从生活上进行调理,祛除体内湿气呢?孙善斌认为,要想祛除身体浊重湿气,重新恢复神清气爽,要做到化湿、祛湿和利湿。

在环境比较潮湿的情况下,要注意保证衣服、被子等接触身体的东西充分干燥,如果晾晒不能满足的话,可以利用吹风机、烘干机等机器进行烘干。洗澡后要立刻擦干身体和吹干头发,这样可以防止湿气入侵身体。

孙善斌建议,除了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外,还可以利用泡脚、热敷、艾灸等方法祛除身体里的湿气。晚上睡觉之前可以用热水泡泡脚,这样既可以赶走一天的乏累,还可以起到很好的祛湿效果。

身体内积郁的湿气,一部分来自于外界环境,还有一部分则是由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造成的。日常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少吃生冷和肥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温性的食物,这样可以有效控制身体内的湿气。

积极参加运动也是加速湿气排出体外的方法。跑步、健走、游泳等运动,有助于舒筋活血,增强体内水液代谢。在孙善斌看来,体内湿气重的大多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因为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损伤脾的功能,引发各种与湿相关的病症。

此外,祛除湿气还需要好好调整睡眠。如今很多年轻人都习惯晚睡,按照中医原理,长期熬夜会损伤人的阳气。由于阳气不足,湿气就很难化解。孙善斌建议,晚上11点左右睡觉,早上6点左右起床,使人体内的阳气得以升发。

孙善斌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针灸推拿与现代康复结合治疗神经、运动系统疾病,如中风后遗症、脊髓损伤、颈肩腰腿痛、眩晕及面瘫等。

新闻推荐

全国人大代表沈仁芳:“水里”的事要在“岸上”治

现代快报讯(记者熊平平)5月21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2020全国两会正式开启。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江苏省委副主委、...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