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百年老站又换新颜 □

淮河晨刊 2020-04-16 08:21 大字

民国时期的蚌埠火车站。(手绘图)改造后的蚌埠火车站。陈昂摄策划人语

蚌埠火车站,一个承载着往日记忆,寄托着未来希望的地方!

如果说中国有三个因铁路而兴起的城市,除了石家庄和郑州以外,就是蚌埠。1911年津浦铁路开通以前,蚌埠还只是一个小渔村,后来,它逐渐成为淮河沿线的重要交通枢纽,人流物流集中在此,经济也由此发展起来,火车站已经成为蚌埠这座城市的一种文化与精神的标志。

前一段时间,备受市民关注的蚌埠火车站改造工程已完工,改造后的火车站全面投入使用。细心的市民会发现,火车站外立面十分眼熟,找出老照片对比,竟然和几十年前的火车站相似,让不少上了年纪的市民有点怀旧。

“你看这火车站改造后的样子,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火车站造型多像啊!”现场,66岁的市民田万荣介绍,他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退伍回来,乘坐火车到蚌埠火车站,那时就是拱门的造型,当时的蚌埠火车站十分火热,南来北往的人都来蚌埠坐火车,家里还有在火车站的留影照片呢!如今新改造的火车站外立面造型,就是之前的放大版,而且比以前的更壮观。

蚌埠火车站是中国第一条南北干线——津浦铁路上重要的中转站,始建于1909年,曾是安徽省最大最繁忙的火车站。在一轮轮的铁路大建设中,蚌埠火车站的基础设施也显得日益陈旧,往日风光不再,整体形象也与城市发展不相匹配,经过多次改造,重新焕发生机。2019年,蚌埠火车站迎来了又一次改造升级,站房内外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经过几个月的施工,如今已经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改造后的新站房进一步改善旅客出行环境,提升百年老站的整体形象,继续彰显着一等大站的规模和气势。

丁淮飞吴善健

百年老站的前世今生

火车站,是许多旅游爱好者旅游出行常去的中转站,即使在如今汽车出行非常便捷的今天,火车出行依然是许多人的首选。如今,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一座或者几座火车站,这些车站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同时,也代表了一座城市的文化。

说到百年老站蚌埠火车站,那可是名声显赫。1909年1月,津浦铁路南段徐州——浦口段开工建设,淮河岸边船只绵延数十公里。1911年5月15日,津浦铁路蚌埠淮河大铁桥、蚌埠火车站相继建成。

当时,蚌埠火车站月台仅有一段栅栏与站外相隔,有电报线3条,电话线1条,设有简易信号机,配属机车9台,均系国外制造,大多为淘汰车。那时的蚌埠站,一字排列着四间票房,青砖平房,红色波形瓦。东侧为旅客出口,西为售票房。站内两股道,横架着旅客乘车翻越的天桥,旁边竖立着一座水塔。车站门前那块场地,满地铺着鹅卵石。上下车的旅客每天不太多,而这里商贸繁荣,非常热闹。

随着津浦铁路的修筑,特别是蚌埠站设立后,蚌埠开始发展起来。极为巧合的是,1911年12月7日,津浦铁路全线贯通,通车营运。当火车从淮河大铁桥轰隆隆驶过时,当年,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辛亥革命中退出了历史舞台。

1952年6月13日,新建蚌埠站旅客候车室动工,翌年5月竣工。用水泥等材料改造旅客站台。站房线条粗犷、结构敦实,是典型的苏式建筑。墙体看来很“朴素”,没有贴瓷砖,也没有彩色的涂料,颜色就是灰蒙蒙的,里面就是一间大平房,作为候车室,只能容纳600人。后因不能满足旅客需要,又在原来候车室的西侧加盖了一个候车室,使旅客容纳量上升到1000人。1954年车站站线由原来的6条增加至7条,并延长了股道长度。1973年6月4日,蚌埠站新建售票厅交付使用。

蚌埠火车站从营运之初的几间砖瓦平房和大席棚,到1952年的苏式旅客候车室;从站线六七条,到如今股道21条。百年老站,经历了风云激荡的岁月,在新世纪到来时刻,重修了车站面貌。

2010年8月,蚌埠火车站启动了无柱雨棚建设工程,以钢结构大跨度无柱雨棚代替原有的水泥雨棚。新雨棚长485米,宽81.77米,投影面积38399平方米,高度也由老雨棚的五六米加高至十多米,空间更加宽敞。

被火车拉来的城市

位于蚌埠市中心的津浦大塘公园是无数蚌埠人小时候的回忆,那里的八仙亭成为当年的拍照打卡点,里面记录的是无数个小朋友欢乐的童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塘公园还是收费公园,那时候来这里逛一逛是一件挺正式的事情,几乎每个八零后家里都有一张小时候在八仙亭里的合影。

而这片水面就是当年修铁路最好的见证,大塘原为修建津浦铁路取土留下的水塘,解放后经全面治理,1958年辟为公园,称大塘公园,总面积6.9公顷,其中水域面积3.4公顷。1999年,经重新规划改造后,改名为珠园。2016年年底,市园林部门根据向市民发出的公园名称征集令,将珠园恢复名为“津浦大塘”公园,回归大塘最初本意。

蚌埠火车站营运之初,只是几间砖瓦平房和大席棚。建站通车初期,每周仅试运行两趟旅客列车,客运量很少。由于它处在南段徐州至浦口之间,无论南来北往的火车,按那时的车速,当晚只能到达蚌埠,车头需在此添煤加水,旅客下车在此住宿,于是,蚌埠又成了津浦铁路的重要“宿站”。

解放后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客货运量不断增加,1953年旅客发送人数已达55万余人次,货物发送达36万余吨,设施经多次扩建亦得到改善。1953-1958年间,先后新建旅客候车室,用水泥等材料改造旅客站台。1954年该站站线由原来的6条增加至7条,并延长了股道长度。1987年完成旅客发送量409万人、中转换乘123万人,比解放初期增长10倍,这个记录一直保持了近10年。货物到达和发送量292万多吨,比解放前增长15倍。1995年,该站有股道24条,总长为35635米,其中到发线9条,调车线4条,其它用途线11条。另有货物线11条,专用线22条。1995年日均接发旅客列车108列,最大旅客集结量6000人,日办理行包3600余件,年旅客发送量359.5万人,货物发送量84.04万吨,旅客到达量431.1万人,货物到达量101.9万吨。当时在安徽省所有的火车站中,这个站堪称是最繁忙的车站。

焕然一新的百年老站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2020年1月10日,一年一度的春运大潮又拉开了序幕。刚刚改造完成的百年老站正式投入使用,蚌埠火车站迎来了新的生机。

走进火车站广场,只见火车站老站房已经焕然一新。改造后的新站拱门造型取原老火车站的苏式风格,很是怀旧。玻璃幕墙十分壮观,拱门造型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蚌埠站”几个红色大字悬挂外立面玻璃幕墙上。

走进宽敞明亮的售票大厅,和之前相比变化很大,进门处有一个类似过道的空间,焕然一新的天花板吊顶配上繁星点点的LED灯,将大厅照射得十分明亮,信息屏上不断显示各趟列车的售票情况。虽然网上购票已经十分方便,依然有很多旅客排队购票。一位前往上海的乘客表示,现在票不紧张,买过票就能直接上车。

走进新改造好的第三候车室大厅,花岗岩地面和崭新的座椅让人眼前一亮,与原先不同的是,旅客候车改变为在候车室的四周候车,整个候车室显得既宽敞又明亮。候车室采用铝合金吊顶,以及分散式空调,让候车旅客备感舒适。不仅如此,在第三候车室,检票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原先的分口式的进站方式,调整为集中进站方式,通过即将增设的自动检票闸机,更加方便旅客出行,让旅客获得更好的出行体验。同时,在这个候车室中间区域悬挂一块七米宽的候车引导大屏,方便旅客进站。在第三候车室的外部,还增加了新的扶梯和垂梯,通往一号站台。

新闻推荐

中国科大先研院200余家孵化企业全部复工

本报讯积极帮助企业筹措防疫物资;为企业减免场地、公寓租金等费用近千万元;做好服务工作,助力企业成功实现转产……作为...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