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兴皖,实施更为积极人才政策

江淮时报 2020-04-03 10:51 大字

伴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进入全面实施和全面提速发展新阶段,对安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省政协委员杨桂生日前呼吁,要实行积极的人才政策,以产业吸引人才,以人才反哺产业。

杨桂生委员分析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安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意味着国家对安徽在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力度会有所加大。同时,安徽在与江、浙、沪等发达区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及协作共融中也将获得水平提升和直接收益。

另一方面,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加速了江浙沪皖四地之间的产业互联和人才流动。由于在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发展基础等方面安徽与江、浙、沪的差距较大,高层次人才的虹吸效应明显,安徽在人才的抢夺中本就难免处于劣势。除此之外,其他三地在新一轮的“人才大战”中纷纷出台人才新政,其中尤以上海临港新城新片区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人才发展若干措施》最为吸睛,这也必将对安徽高层次人才战略的推进造成不小的影响。

为此,杨桂生委员建议在沪建立安徽企业离岸科技中心。杨桂生委员说,安徽目前还被普遍视为处于资源的主动输出和产业的被动接受地位,虽然合肥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和中科院物质科学研究院,是中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及中国第一个科技示范城市,但由于实力和发展阶段的差距及在地理位置上的近邻地位,导致了人才流动成本过低,短时期内对高层次人才尚不能形成比较优势。

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精神,建议出台政策鼓励在沪建立离岸科创中心。离岸科创中心集成研发、孵化、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身,既能使企业在人才的使用上突破地域条件的限制,在资源上又能够享受到上海科创、项目及政策红利的成果,从而实现企业科创实力的“借梯上楼”。

借位思考,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专项引才计划。杨桂生委员认为,通常各地方政府在引才方面取得好成效的政策往往是较具针对性和特色化的。 “譬如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人才政策足足有48条,其中基于人才入驻最大的困难即安居成本的考虑,就有公租房、限价房、人才公寓、购房补贴等多项政策组合,满足人才的各种需要。 ”

还有就是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条,以事业留人。杨桂生委员说,我国有两个城市的发展值得深入研究。一个是拥有近10万台湾人口的昆山,其获得台商投资总额占大陆的九分之一,紧紧围绕一个个主业产业链招商,形成极强的区域竞争优势。一个是打败了中关村这一传统IT重镇而孵化出中国最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并聚集最多IT高端人才的浙江杭州。 “是什么吸引了如此多人才聚集并长期安居于兹,乐业于兹?答案很简单——产业集聚。 ”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安徽应找准自身的定位,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错位发展,以产业吸引人才,以人才反哺产业。比如:合肥是全球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政府统筹在肥的各学科各专业的科技力量围绕家电产业进行全方位的创新,使合肥成为家电新产品的研发基地以及家电产业新业态的策源地。 “这是我们在人才大战中的胜负关键,也是我们吸引人才的终极目标。 ”杨桂生委员如说是。 本报记者周晓东

新闻推荐

省政协社法委首次召开远程立法协商会议

本报讯3月30日,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围绕“制定《安徽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首次召开远程立法协商会议,委员会主任...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