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书店,重开也是重塑 ■ 刘 振
大地回暖,疫情渐退,很多城市的实体书店、阅读空间在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基础上恢复开放,市民纷纷走进书店,在书香中寻找精神慰藉。对读者来说,这只是正常生活得以恢复的平常之举,而对很多实体书店来说,无异于经历一次“浴火重生”。挺过艰难时刻店门重开,固然值得庆幸,但在“后疫情时期”及今后的市场变局中,实体书店如何生存发展依然充满着挑战。
疫情让很多行业遭遇冲击,对实体书店影响尤甚。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书店收入同比下降,最大降幅达90%,有些中小书店几乎没有收入。书店不能正常营业,客流量为零,却面临着门店费、物业费的高支出。情急之下,有的书店向读者推出众筹、充值等活动“救急”。按说,受疫情影响的当然不止实体书店,但书店在生死线上发出的求救之语,尤令人牵肠挂肚。因为书店往往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坐标,寄予着人们内心的情怀与希望。
特殊时刻,政府雪中送炭。北京市拟拿出1亿元资金扶持实体书店,上海市联合相关银行机构提供贷款支持,很多城市开展“靶向式”扶持,通过发放消费券等形式引导市民到实体书店消费。各方合力支持下,实体书店的燃眉之急有望得到缓解。但俗话说“救急不救穷”,无论是政策扶持还是读者帮忙,都只是临时性的举措,最根本的还是书店加强造血功能,努力自我发展。书店不能光讲情怀,还要靠良好的经营之道才能生存,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疫情倒逼之下,很多书店的自救举措可圈可点。
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宅家抗疫,也是读书好时光。不少实体书店“云端”试水,效果不错。湖北新华书店通过线上平台发起“春节在家读好书”活动,邀请专家在线与读者分享阅读;上海钟书阁通过淘宝直播发起“无人书店”活动,收看人数达万人;浙江宁波三味书店推行网上订单、线下取货购书服务等。这些措施为在家隔离人群提供了便捷的学习资源,受到热烈欢迎。如一位书店负责人所说,“实体书店未来的战场,将不只是线下,这是此次疫情带来的最宝贵的经验。”实体书店必须升级“产品线”,由原来的只卖图书、文创和咖啡等有形产品拓展到课程、知识、服务等无形产品,由原来的“大卖场”同时向“学习场”转变。
依托社群精准营销。调查显示,业态单一、盲目扩张的书店,受此次疫情冲击较大。相反,业态融合、指向精准的书店,抗风险能力较强。目前,不少实体书店仍沿袭传统的开店方式,依托单一经营场所为书找读者,疫情之下,这种场所式服务必然受到冲击。有些书店则依托会员制,通过网上社群维系书店与读者的联系,针对会员的不同需求开展精准营销,因而受疫情冲击较小。例如,樊登书店依托线上渠道,以会员卡方式提供知识付费服务;北京小众书坊推行分众策略,通过服务特定人群获得稳定客源和收入;安徽图书城在中小学线上教育启动之时,通过微信小程序“阅+优选”开售千种教材教辅,发售图书上万册。通过细化市场、精准营销,与读者建立起情感链条,既能稳定主业也能拓展深度服务,提高书店的盈利和抗风险能力。
其实,实体书店经营困难并非自今日始,转型升级也一直在进行中,只是此次疫情放大了书店经营中原就存在的一些问题,迫使他们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因此,疫情是危也是机。与其让书店在时代浪潮里一次次溺水,不如打破枷锁、变换步伐,拥抱市场和科技。疫情后的书店,将迎来重塑与升级。实体书店应主动作为,探索多元、成熟的盈利模式,在未来的市场变局中站稳脚跟,为更多人点亮精神的灯塔。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胡霈霖)“中国科大的一甲子”“召唤与病毒斗争的年轻人”“探索分子世界的奥秘——单分子科学简...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