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今天是世界气象日, 这些气候与水知识你知道吗? 安徽省气象局副局长胡雯集中解答公众关心的气象问题

合肥晚报 2020-03-23 00:56 大字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与水”。对于生活所在地的气候、气候变暖的影响、气象科技的发展等,普通人可能并不清楚。安徽省气象局副局长胡雯接受采访,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解答。

【气候与资源】全省降水北少南多,光热水资源充沛

记者:安徽的气候特征如何?有哪些气候资源呢?

胡雯:安徽省属于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区,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雨热同季。全省年平均气温14.5~17.2℃,降水量747~1798毫米,具有北少南多,平原丘陵少、山区多的特征。

安徽光、热、水资源充沛且季节变化同步,为作物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独特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安徽丰富优越的立体气候和山清水秀、宜人宜居的气候养生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气象景观资源。沿江西部、沿淮中东部风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太阳能以淮北东部最为丰富,年辐射总量达450万焦耳/平方米以上。

记者:安徽省应如何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

胡雯:安徽省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结构性、季节性紧缺。人工影响天气是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的手段之一。利用人工影响天气的方法,可以提高降水效率,尤其是在降水量偏少的地区,开展常态化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可以让更多的空中云水变成地面降水。

对于降水资源的利用,除了开源还要节流。要让降下来的水留得住,用得好。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以更协调、更可持续的方式管理气候和水资源,开展蓄水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加强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去年安徽省发生近40年最严重伏秋旱,全省气象部门人工增雨工作人员累计持续66天开展抗旱和森林防火灭火立体人工增雨作业,增加降水约8.65亿吨。

【气候变暖】全省每10年平均气温涨0.2℃

记者:气候变暖的趋势对降水是否有影响?

胡雯:全球变暖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温上升加快了蒸发速率,气候变化导致水文循环加速。蒸发率和降水率有所上升,但分布不均,雨带出现偏移。

干旱和洪水等与水相关的灾害正变得更加严重,极端降水事件出现更加频繁。降水形态正变得愈发不稳定,影响了降水资源的可利用率。

总的来看,气候变化引起水资源量及空间分布发生变化,导致水资源短缺更加严重。

记者:最近几年安徽省降水、气温等方面有何变化?

胡雯:近几十年来,安徽省也出现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气温每十年上升0.2℃,变暖速率与全国平均基本持平,高于全球平均。

此外,降水强度明显增加,暴雨日数和特大暴雨站次增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多发、突发的态势。

【气象科技】建成全国首个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预警系统

记者:能介绍一些与群众生活相关的气象新科技方面的进展吗?

胡雯:首先,我国天气预报数值模式取得重大进展。数值模式是天气预报的核心技术,其地位相当于电脑的操作系统,是天气预报领域的“国之重器”。从2000年开始,中国气象局开始研发具有我们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Grapes数值模式,到2019年中国气象局的天气预报业务中所有数值模式都采用了Grapes数值模式系统框架。

其次,台风和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和监测也有所进步。在台风监测方面,我国风云4号卫星的应用,对于台风路径、风雨影响的监测效果更加有效。在台风预报方面,开始利用智能预报方法,充分运用气象大数据,进行台风的短期预报模型的研制,预报效果越来越好。在强对流天气监测领域,利用我国近几年研发的新型雷达投入到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和跟踪,包括双偏振雷达、相控阵雷达等探测设备,与传统的气象探测设施一起组成时空分辨率更高的立体探测网络,形成天、地、空一体化的观测平台。

最后,安徽在全国首个建成并升级了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预警系统。气象、公安、交通及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交通安全四方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在保障高速公路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赵佩娟 通讯员 王兵

新闻推荐

北京3月20日境外输入病例一半来自英国 共涉及11个航班

北京头条客户端3月21日报道,3月21日,北京市召开第五十七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3...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