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的文化名片
下塘中学曾经创造中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历史,她是下塘古镇的骄傲。现今,我们在合肥周边百里的任何一个陌生地方,如果遇到一个中老年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乡是下塘集,他们大多立马会说到下塘中学。
上世纪60年代,下塘中学是全国农村的一所名牌中学,在华东地区和上海育才中学齐名,曾经有过“育才加下塘,老虎添翅膀”一说。那时的校长是陈耀希,那时的下塘中学毕业生,有几位后来成为了长丰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中坚。我从小对下塘中学就心向往之,后来如愿在那里读完初中高中。下塘中学如日中天的光景,大约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因为下塘中学的课程设置、学制改革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亲自批示:“可在下塘一试。”《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竞相报道下塘中学“教学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任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教育部长何为亲临学校考察。下塘中学,使县域数以万计的农家子弟走进校园,又从校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我是1966年夏拿到下塘中学入学通知书,1968年9月份去注册报到的,是“文革”耽误了我们。
可惜1969年1月,下塘中学根据当时的形势需要,被迫一分为三,下塘本部,陶楼一部,罗集一部。所谓一分为三,就是除了校舍房屋以外,教师工友、教学仪器、图书、炊具等全部一分为三。下塘本部依然叫“安徽省下塘中学”(一度叫“长丰县下塘五七中学”),老校的样子还在。到了1970年夏季,情况发生了变化,原校长陈耀希仍然关在“牛棚”里,负责主持工作的戴宝成调走了,一部分老师也调走了,教职员工队伍成分发生了变化,随之老下中的味渐渐淡了。现在仔细想想,1968年至1970年可称为后下塘中学时代,那时虽然经历了几年“文革”冲击,但下塘中学老样子还在。1970年以后,下塘中学除了校舍仍是老样子,那种可以引以为傲的校园氛围没有了。从此,此下塘中学非彼下塘中学了,下塘中学曾经享誉全国的辉煌,只存在于老下塘人的心里了。当年下塘中学的教师队伍是安徽省一流的,学校出名以后,省教育厅在全省选调教师,戴宝成原来是教育厅人事处长,调来任副校长,可见重视的程度。后来,分到陶楼、罗集的教职员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除了少数调入省城,其余陆续都涌到县城,成为县城一中、二中的骨干力量。
“面向农村,坚持劳动,勤俭办学。”下塘中学当年是凭着这十二字办学方针跻身全国先进的。其在中国中学教育史上处于什么地位,我没有调查,不得而知。我知道原先的白寺农场、大良岗农场,当年属于下塘中学。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轮番去那里劳动。
那时下塘中学的升学率,没有看到记载。但我知道肯定是不错的,据那时的老教师回忆,当时学校教研活动很多,教学抓得很紧,教师很敬业,省教育厅一位中教处长,坐镇抓教研。
1958年前,下塘中学系初级中学。1959年秋季,开始招录首届高中生,才成为一所完全中学。我老家那里的甄元胜、戚成明、杨吉弟、阮仁坦等都是下塘中学第一届高中毕业生。下塘中学初创于1949年初,第一任校长杨存柏,原先在皖南跟随张劲夫从事抗日救亡工作,抗战胜利后从事教育工作,1949年底来下塘筹办下塘初级中学补习班,为失学青年提供读书机会。初创时期,条件很差,上课在庙内,没有宿舍就席地而睡,师生同吃同住同劳动,自己赤脚和泥,拓土坯,建校舍。当时师生激情高涨,教师认真教学,学生刻苦攻读,学习风气极盛,为六安地区之楷模。1950年补习班改名为寿县初中分校;1951年改称寿县下塘中学;1964年依据郭沫若复信,校名为安徽省下塘中学。
今天说起下塘中学那时的探索实践,当年的老教师依然饱含深情,在校庆五十五周年的时候,高绪豪先生曾经从四个方面做过系统总结,这里我简要地报告给大家:一、它能从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并创造了下塘中学服务“三农”,勇于探索,厚德笃学,学以致用的学校文化。二、它明白我国教育重点在农村,责无旁贷地去实践平民教育思想,好让农家子弟集镇职工子女都能接受中学教育,让贫困的孩子“进得来,留得住”。三、从农村实践需要,对教材删繁就简;以学生为主,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考试,着重考核学生理解应用能力;追求教育与实践结合,教学相长,民主平等,师生互动。以上三点,很像今天提出的素质教育。四、面向农村,服务农业,心系农民,改革举措符合实际,改革精神影响深远。今天看来,由于历史原因,下塘中学当年的改革,可能不是十分完美,但我和高绪豪老师一样,认为改革是成功的,至今仍然有借鉴意义,下塘中学必将载入下塘古镇的文明史,她不愧为下塘古镇当年一张耀眼的名片。
如今,下塘在大建设,大发展,下塘不单是合淮中部地区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下塘已经成为一片新兴的工业区。我祝愿下塘打造出新的历史名片。
□杨俊生
新闻推荐
着重破解人口资源环境 等发展瓶颈 国土空间总规将形成 “1+23+1”的成果体系
本报讯3月13日,合肥市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方案》。此次工作方案...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