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与死神赛跑 助产士跪地完成“生命托举”

皖北晨刊 2020-01-21 16:48 大字

1月18日,32岁的二孩妈妈葛女士因胎位不正就诊于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院)产科,接诊医生徐娟为她实施了“外倒转”术成功转正胎位,后因胎儿胎头悬浮在骨盆入口,产妇宫口出现异常,脐带脱垂严重,被紧急送往手术室。

据悉,脐带脱垂是一种很罕见的产科极危急状况,一旦出现,胎儿因脐带受压供血供氧被阻断,短时间内便会胎死腹中,中断时间越长,对胎儿的威胁越大。当脐带脱垂8分钟以上,胎儿死亡的可能性极大。这时,留给省二院医护人员的时间已以秒计数。在产妇转移过程中,产科助产士蒋雨露一直弯腰俯身托住胎儿头部和脐带,双膝跪地,同时不停安抚产妇。

这“一跪一托”为成功抢救提供了重要保障。麻醉科医生、手术室护士立即开通静脉通道、吸氧、麻醉监护、消毒铺巾、全麻诱导插管等术前准备,儿科、产科医务人员立即赶赴手术室。6分钟后,胎儿出生。在一旁待命的儿科医生马勇在其他医护人员的协助下立刻为胎儿实施保暖、吸痰、吸氧、复苏,宝宝终于发出了第一声啼哭。

此时,参与抢救的11名医护人员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大家发现,各自的衣服都已被汗水浸透。值得一提的是,胎儿顺利出生后,助产士蒋雨露满头大汗地从手术台无菌巾下钻了出来。原来,从运送产妇、准备手术到胎儿安全出生,她一直跪在手术台下,用手托着胎儿的头部。“当时浑身是汗,双手感觉不到力量。”蒋雨露说,从发现产妇脐带脱垂那一刻起,自己就不敢收回托住胎儿的双手,一旦脐带被压,胎儿很快就会缺氧窒息,会有生命危险。

据省二院产科主任程义玲介绍,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的纽带,脐带一旦脱垂,脐带受压而导致血液循环受阻,胎儿就像被扼住脖子,严重的情况下胎儿会缺氧甚至死亡。由于发现及时,并做出处理,为手术赢得了宝贵时间。

王晓璐

新闻推荐

安大入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本报讯(记者陈婉婉)记者日前从安徽大学获悉,教育部近日公布了首批60家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名单,安徽大学作为安徽省唯一高校...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