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黍”古时主食C位 今是养生明星

安徽商报 2020-01-21 02:27 大字

本报讯(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随着鼠年脚步的临近,鼠成了人们热议话题。本报昨天报道的全城寻“shu”更是让读者觉得新鲜有趣。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用谐音,我们接下来将为大家继续寻“shu”。如已经有上万年种植历史的“黍”到底有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探寻。

1月19日,在合肥市政务区绿怡居农贸市场,每个粮油店都能找到金灿灿的黄米。人吃五谷杂粮,黍是黄米古老的名字,是五谷之一,也是我国驯化最早的作物。过去它是餐桌上的主食,今天它依然是厨房里的“明星”。“煮粥好吃”、“养胃”是不少阿姨对它的评价。

黍是我国最早驯化的作物之一,在我国有着上万年的种植历史。2019年,中国科技大学科技考古团队发现淮河中游地区7000年前南方水稻北方黍共存现象,这也是目前淮河中下游地区发现最早的稻黍共存记录。

科研人员利用植硅体分析法,对安徽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地层沉积物进行研究,证明在距今7300年到6800年之间,该地区就出现了北方黄米(黍)和南方水稻共存的现象。除了蚌埠双墩遗址,在安徽省禹墟等多个考古遗址中,都曾发现过黍。

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还是餐桌上的主食之一。孟浩然《过故人庄》里就曾写道:“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除了可以煮粥、煮饭、做糕,黍还可以用来酿酒。

今天的黍有了更通俗的名字——黄米,依然是备受欢迎的食材。在绿怡居农贸市场,金灿灿的大黄米每斤4元,旁边的籽粒稍小的小米每斤5元。粮油店老板唐先生告诉记者,相比小米,黄米煮粥更黏,口感也更好。

新闻推荐

安徽省合唱指挥协会 铜陵市秘书处成立

本报讯(记者方盼亮)日前,数十名音乐爱好者在市文化馆一楼小剧场内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安徽省合唱指挥协会铜陵市(分会)秘书处...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