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做好“放管服”改革这篇大文章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教授 袁维海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要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当前,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特点的政务服务体系在全国普遍建立。以安徽省为例,自2017年11月1日安徽政务服务网上线以来,其政务服务网实现了 “五级全覆盖”,同一事项 “五级四同”,打通了数据“断头路”。今年的《报告》指出,安徽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动态调整权责事项,省级行政权力事项、行政审批事项保持全国最少。省级政府透明度指数全国最高,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基本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82%个人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实现“叫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互联网+监管”系统建成运行。
去年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意见,明确今年底前,全面建成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系。这就要求安徽省更大力度推进“放管服”改革。正如报告指出的,安徽省要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安徽省的实施办法,持续开展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大力压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行政审批事项、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深入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下大气力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深化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信用监管,深化“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持续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建设新型全省政务“皖事通办”平台,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让更多事项就近能办、全省通办,企业开办“一日办结”,等等。
为了更好的推进“放管服”改革,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放”是放活,而不是放任;有所不为,是为了更好地有所为。因此,要着力解决“最先一公里”问题,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明确界定,进一步摸清家底,对目录编制进行统一规范;加大对非经济领域事项的取消下放力度;要不折不扣地“放”,该“放”的全部放开、该“减”的完全减掉、该“清”的彻底清除,不留尾巴、不留死角、不搞变通。
二、简政放权的目的在于方便群众办事,激发市场活力。要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困惑。加强下放权限监督检查,要建立社会参与监管运作模式,通过政府购买、委托监管、培育第三方专业监管机构等方式,拓展社会参与监管的渠道,增强社会组织监管能力,加大监管服务。
三、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是“先手棋”,究其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坚持一切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也只有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与优化服务相结合,三管齐下,才能持续并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让全社会共享改革红利。
总之,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要切实做到:在简政放权上不留尾巴,在放管结合上不掉链子,在优化服务上不留空白。
新闻推荐
记者从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第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议案审查委员会关于代表提...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