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引进政策上一定要平等化,不能偏颇 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审批希望能精简许可证
1月14日晚,省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第二场“代表委员面对面”活动,4位来自教育、医疗、养老、侨联等领域的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他们此次两会上关注的话题向媒体记者畅所欲言。
省人大代表张荔:
在人才引进政策上一定要平等化
“浙江、江苏、安徽这三个省份,侨胞的数量都在全国的前十位,而且在跟自己省份的人口占比来说,都超过了1%,也就是相当于100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是侨胞,所以这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经济合作对于长三角一体化和海外的侨胞、侨商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合作点。”
省人大代表、安徽中升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荔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会涌现出更多的新兴项目落地;从人才政策上会有更多的优惠政策;长三角一体化还可以给海外的侨胞带来更好的生活方面的便利;会给海外归国人才提供得天独厚条件,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就业的机会。
张荔建议,在人才引进政策上,安徽省要考虑到跟当地居民的利益一定要平等化,这样让大家都能够共享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红利,而不要偏颇某一方,这样更能够留住已经引进过来的一些人才,同时也能吸引人才。
省政协委员袁维海:
建立社会参与监管为“放管服”把好关
安徽省从2017年11月1日就把我们省政府服务全部上线,实现了五级全覆盖。安徽这几年来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动态调整权责清单,而且实现了省级权利事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全国最少。同时安徽省政府的透明度指数全国最高,这一切都得益于放管服改革,现在省里把政府服务真正实现了三个一,也就是说只上一次网、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现在老安徽省82%的个人事项都可以在网上办,这一系列的成就同样得益于我们的“放管服”改革。
省政协委员、安徽行政学院副校长袁维海地认为:“放不是放任。我们知道有所不为才能更好地有所为。要不折不扣地放,该放地全部放开;简政放权目的在于为人民服务,我们要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困惑,所以我个人研究,应该建立社会参与监管的运作模式,通过政府部门、委托监管、培育第三方专业监管机构这样的方式来把我们的市场行为监管好;要实现政府监管体系的要求,要提出坚持一切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目的是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通过‘放管服’三管齐下才能做到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省人大代表谢琼:
希望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审批能精简
“养老机构在经营过程中能感觉到什么问题呢?就是一个养老机构要想真正实现医养结合,我们要办三个证件,一个是养老机构许可证,一个是护理院职业许可证,就是卫生部门批准的许可证,另外还要办一个医疗许可证。我们办这么多证是要花很多精力的,而且等于医疗机构要办两个许可证,我们能不能只办一个许可证?因为护理院是卫生机构批准的证件,本来就是卫生机构批的,所以我希望安徽省能够减少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的审批。”
省人大代表、安徽九久夕阳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琼建议,安徽省应建立一个特困老人补贴制度,政府财政拿一部分资金,民政部门福彩公益金拿一部分资金,社会捐助一部分资金,共同成立一个专项基金,来帮助这些特困失能老人。同时成立一个评估机制,每个困难老人要享受这个政策的时候,首先要评估他是不是能享受这个政策,要把享受这个政策的范围和评估机制建立起来。
省政协委员徐亚平:
发展战兴产业莫忘传统制造业升级
“如何进一步做好安徽的经济增长,释放安徽经济高增长的潜力。首先我认为可能有两大方面:一个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还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我们安徽在2019年,尤其是合肥,经济增长很好,合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得非常好。到2020年,我们肯定要进一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利用好合肥的优势。合肥现在大力加强科教中心、大科技中心,在做好创新这一块,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在我们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做好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像过去的传统制造业,实际上高端制造业也是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所以2020年,安徽一定要把这两个方面工作做好,进一步推动安徽经济高质量增长。”
省政协委员、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徐亚平认为,从企业层面看,安徽省要进一步推动国企、国资的改革。还要同时进一步做好民营企业的发展,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新闻推荐
本报讯2020年春运志愿服务“暖冬行动”已于近日启动,安徽将有1万余名青年志愿者上岗服务春运。目前,安徽省在省外...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