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融媒作品 感动中国 本报“气球夫妻”报道 累计点击量超千万

安徽商报 2020-01-09 02:37 大字

2019年8月13日上午,一条“合肥南七街道的‘气球夫妻’真励志!身残志坚助人为乐”的配图朋友圈吸引了我。凭着多年的记者经验,我认为这对残疾人夫妻背后应该还有许多感人的故事,需要“深挖”一下。8月18日,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安徽商报官方微博、安徽商报官方抖音号和安徽商报门户网站——合肥网等平台,推出了关于这对残疾人夫妻的融媒体报道。报道在各平台累计点击量超千万,被各大媒体转发,社会反响巨大,人们被这对“气球夫妻”的事迹所感动。

“脚力”是记者工作的根基所在。当时我得知“气球夫妻”是在南七街道的街头不定点摆摊,我立即前往南七街道的各个街头,顶着炎炎夏日的热浪找寻。终于,经过苦寻,我在一个十字路口看到了她和气球。她叫彭霞,今年43岁,因为先天缘故,她身高不到1米,10年来,她一直和患有脑瘫的丈夫在街头以卖气球为生。与寻常人相比,夫妻俩的生活本就更加艰辛,然而这对“气球夫妻”却有大爱,将辛苦攒下的积蓄捐给困难大学生、社会孤寡老人以及灾区……一个气球卖5元,去掉成本2元,剩下的3元拿出补贴家用的部分,其余都捐了。听着她的讲述,我已深深被感动,想着一定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鼓舞更多的人。对此,彭霞的态度却是“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做的事也只是一件平凡事,没有什么值得报道的地方。”

默默付出,不求回报,这样的人生格局是宽阔的,应该让更多人知道。 8月15日凌晨4点,我和同事叩响了彭霞家的门,很快门开了。当时,彭霞刚起床,在准备早饭,一会儿她就要去数公里外的工厂进货(气球),出门、摆摊、回家……我们一路跟随,体验了她的一天和不易,也捕捉到了很多的细节。

8月18日,本报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推出《合肥“气球夫妻”:残疾人生不气馁,爱心资助暖动全城》,通过安徽商报融媒体各平台端口发布,引起全城轰动,“气球夫妻”各平台累计点击量在短时间内达到了千万之多,并引起各大中央媒体的关注和转载转发,更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与共鸣。

20年来,安徽商报一直致力于报道暖新闻,弘扬正能量。融媒体新闻中心组建后,报道形式更是呈现多样化多角度,更方便传播与阅读观看。

应超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许家权

新闻推荐

安徽首例跨血型肾移植患者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治疗成功开展

星报讯昨日,记者获悉,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科联合肾移植科开展了安徽首例跨血型肾移植患者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