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白鲟谜案”是一堂生动的生态课

山东商报 2020-01-05 08:32 大字

一篇认为“淡水鱼王”白鲟已功能性灭绝的论文,最近引发了对这一物种生存状态的关注。这篇论文认为,白鲟在2005-2010年时已经功能性灭绝。对此,1月3日中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通过官方微博表示,2020年6月将更新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

IUCN官方微博还称,正在开展的亚欧鲟鱼类全面评估最终结果尚未发布,根据目前初步的结果,白鲟的情况不太乐观。此回应被一些人解读为“得出白鲟灭绝的结论尚早”。从经验看,以前被宣布为灭绝的物种,时隔数年或几十年后重现的情况也曾出现过。对此,论文通讯作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危起伟博士表示,“这个结论是科学的,不会改变的。”他的依据是:白鲟寿命一般在30年左右,中国最后发现白鲟自然繁殖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2003年至今没有发现白鲟,也没有人工养殖个体存留,可以推断其已灭绝。

公开资料显示,白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是长江水系和我国近海特有的鱼类。1988年,白鲟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于2006年被IUCN列为严重濒危物种,但其数量的下降并没有逆转。诚如安徽省铜陵市长江豚保护协会会长张明浩所言,当时对白鲟保护没有足够的重视,资金、设备、科研人员也都没能达到现在的水平。

物种灭绝的消息再次传来,令人悲叹。其实,长江中不仅是白鲟,白鱀豚和长江鲥鱼先后被宣布野外功能性灭绝,甚至江豚的前景也不乐观。长江白鲟究竟灭绝与否,也许再过数年便可有更科学结论,但围绕本次“白鲟谜案”引发的强烈关注,不妨把它视为一堂生动的生态公开课。媒体关注白鲟的命运,公众从中获得信息并受到教育,而对管理部门来说更是警示,如此教训不可谓不深刻。白鲟的可能灭绝,是一记警钟,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减少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刘天放

新闻推荐

安徽省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议召开 姚玉舟出席

本报讯(记者李晓群)1月3日,省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议在肥召开。省委常委、政法委书...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