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省政协关注“电话扰民”难题并建议 建立全国防骚扰电话服务平台

新安晚报 2019-12-06 11:03 大字

记者从省政协昨天召开的“电话扰民”微协商微监督座谈会上了解到,省政协调研组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近半市民每周都会接到骚扰电话,其中电话贷款理财、保险、房产等商业营销类占比接近七成。为此,省政协建议利用全国诈骗电话防范系统和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探索建立全国防骚扰电话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众多市民遭电话骚扰

省政协调研组在黄山市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人都接到过骚扰电话,其中近半数市民每周都会接到骚扰电话,四成受访居民称最近一年接到的骚扰电话数量比以往更多。

统计数据显示,安徽省第二季度电话贷款理财、保险、房产等商业营销类骚扰电话占比很大,占总量的69.8%,亟待相关部门进行管控,规范其营销手段。

调研中,省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电话骚扰问题的确是近几年引发热议的话题,自己也经常遭到电话骚扰,而问题的来源主要在于房地产商、中介等机构,同时也包括很多贷款机构,“这些民间借贷机构没有在工商部门进行登记,同时,使用虚拟号码对居民进行骚扰,让人感到防不胜防。”

骚扰电话举报量下降

与此同时,省政协第三调研组对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安徽分公司的“电话扰民”问题综合整治情况进行了调研。数据显示,安徽电信2019年骚扰电话类举报第三季度较第一季度下降15.5%,安徽移动2019年以来骚扰电话类举报数量下降了50%多,安徽联通2019年第三季度月均真实被举报骚扰号码数量较2018年下半年月均下降了31%。

安徽电信2019年以来累计完成客户资质复核整改683户,排查专线1786条,累计关停号码5万户。安徽移动累计对859个号码进行核查,对662个号码执行关停或警告处置,集团客户类骚扰电话投诉同比下降70%。安徽联通共关闭未使用95/96号码的语音呼叫中心12个,关闭使用95号码但呼叫超约定用途的呼叫中心1个,关停号码9807个。

据介绍,在调研中,有通信运营商表示,一些群体通过倒卖客户信息、利用“一证多卡”出售号卡等来谋取利益,对这些群体的整治处罚,乃至追究法律责任,超出通信运营商的职责范围。为此,建议探索将严重违规企业和个人纳入社会征信体系管理,强化信用约束。

信息泄露成扰民主因

省银保监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电话扰民问题的主要原因来自客户信息管理制度,属于个人信息管理不当。银行、房地产机构对于客户的信息保护不全,从而泄露给商家,最终造成了电话扰民问题的发生。

调研组建议推进《个人信息保护法》尽快出台,惩治搜索、买卖个人信息的行为,依法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对个人隐私权的尊重和保护,加大对贩卖个人信息的打击力度,使其不能扰、不敢扰。加强技术防范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网络警察”的作用,采用云端技术主动筛选、提醒、预警、拦截骚扰电话,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监测异常群发短信,加强精准定向治理,构筑坚实的“网络长城”。

此外,建议利用现有全国诈骗电话防范系统和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探索建立全国防骚扰电话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加强对国内外骚扰电话的综合管控及网间异常高频呼叫号码的同步关联核查,提升技术防控,避免通信资源被用于扰民。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刘旸

新闻推荐

曹佩龙 安徽皖酒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曹佩龙安徽皖酒制造集团有限公司该同志从普通员工到车间设备主管,踏实肯干,无私奉献。他在工作中喜欢创新,如...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