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安徽拖拉机厂: 几代人的“江淮”记忆

合肥晚报 2019-12-31 00:47 大字

○安徽拖拉机厂工人正在调试拖拉机

○安徽拖拉机厂生产的江淮牌拖拉机

○获国家优质产品奖的江淮—50型拖拉机

□程堂义

说起原址和平路的安徽拖拉机厂,应该不少合肥人还有印象;但再提“江淮”牌拖拉机,知道的人应该也还不少。“江淮”拖拉机正是安徽拖拉机厂的主打产品,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靡大江南北,用户评价甚至赛过“东方红”。

合肥工业发展史的浓缩

安拖厂,是合肥人对安徽拖拉机厂的简称。有人曾这样说,一部安拖厂成长史,就是合肥工业发展史的浓缩。而翻开历史档案,我们发现这话的确不假。

从1954年建厂开始,安拖厂曾多次易名,但几乎在每个阶段,安拖厂的产品都能创造当时的“第一”或者行业代表。1954年始建时,安拖厂名称为安徽省合肥农具厂,当时主要生产人民急需的双轮双铧犁、山芋切片机等小型农机具。1956年9月,又称安徽省合肥农业机械厂,并且在两年后研制成功安徽省第一台8马力轮式小型拖拉机,创造了一个历史。后为适应当时火热的纺织行业机械的需要,在短暂地改称为地方国营合肥市纺织机械厂后,于1959年9月改称安徽省纺织机械厂,生产细纱机和梳棉机等纺织机械。

时间到了1960年9月,安拖厂再次更名为安徽省农业机械厂,当时规划为年产3000台拖拉机,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先后试制生产了仿英福格森-35型、仿匈GS-35型、仿苏德特-20型系列和跃进-25型等中、小型拖拉机,其中仿匈JGS—35型拖拉机三年共生产近百台。在这之后根据需要,曾短暂转产手动和机动喷粉喷雾机以及揉茶机等农机产品,数据表明光1966年就生产手动喷雾器11万多架。在这样的基础上,1969年4月安拖厂在试制出江淮-40型轮式拖拉机后,被列为国家重点投资的扩建单位,并最终确定产品沿着拖拉机生产系列化方向发展。1973年定名为安徽拖拉机厂。

“江淮”拖拉机走遍大江南北

说起安拖厂,最让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直到新世纪初,他们生产的“江淮牌”拖拉机在全国风靡一时,成为“抢手货”。

而关于江淮牌拖拉机的生产过程,上世纪70年代在安拖厂担任主要领导的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锐同志就曾撰文回忆说,“1973年定名为安徽拖拉机厂后,省里批准了我们上报的扩建方案。为了加快工程建设的进度,我们建议采用会战方式,把相关部门与行业的力量组织起来,共同参与建设。于是成立了安徽省拖拉机会战领导小组,并于1975年2月28日在合肥召开了为期5天的江淮-50型轮式拖拉机会战会议,有29个部门、44个工厂出席了会议。与此相应,合肥市也成立了拖拉机会战指挥部,担负起安拖厂扩建工程的具体组织和现场指挥。”

经过一年多的生产,1976年7月,江淮-50型拖拉机通过了国家级产品鉴定。当年,江淮-50型拖拉机的产量已达到1000台。据档案记载,到1978年9月,安徽拖拉机厂的扩建工程全部竣工,新建了铸造、冲焊、齿轮、总装、热处理等车间,竣工面积达到62000多平方米,建起了省内机械化水平最高的铸造生产线和轴类加工自动线等8条生产线,因此成为省机械系统固定资产最多、技术装备条件最好的企业之一。

“江淮-50拖拉机在全国都很有名,就是那种大型的拖拉机,和‘东方红’拖拉机很像,但比东方红还好。我记得是3万多块钱一台,模具都是从德国进口的,这种拖拉机适合大型农场,耕地、运输都行。小一点的四轮拖拉机,一万多块钱一台,可以犁田,相当于现在的手扶拖拉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商家都需要提前一个月到厂里排队等着。”安徽拖拉机厂的不少老工人如今回忆起“江淮”拖拉机,言语中依然充满着自豪。这些老工人的话得到了郑锐回忆文字的佐证。据郑老在回忆文字中说,不仅安拖厂所产江淮--50型拖拉机、江淮-12型小四轮拖拉机先后获省和机械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而且,“丰收牌”GP型系列塑料大棚于1984年获国家银质奖。

同时据档案记载,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在保留江淮-50型拖拉机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安拖厂开始转产江淮—12型小四轮拖拉机,兼产“丰收”牌系列塑料大棚;研制了江淮—5型手扶拖拉机和微型汽车。尤其是转产小四轮拖拉机后,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而早在1985年,安拖厂就能年产江淮-50型轮式拖拉机1200台,江淮一12型小四轮拖拉机8000台,丰收牌GP型系列塑料大棚356套;年工业总产值达4203.8万元,实现利润220万元。

能进安拖厂别提多骄傲

我们知道,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在合肥东门一带住的几乎全是工人家庭,那个时候能当上工人是莫大的荣誉。而能进安拖厂当工人,更是了不起中的了不起。很多老工人至今说起这个仍竖大拇指,“在东边的工人家庭。一说到是安拖厂工人,那真了不起,收入和福利都是响当当的。”东门不少工人甚至还记得,当时安拖厂的早点摊是全市收摊最迟的。

据不少安拖厂老工人回忆,一般人进入安拖厂都是先从当学徒工开始的,三年学徒期一过,每月的工资在40元左右,一般是重工一类比重工二类的工资要高一点。“进安拖厂可是很难的事情,大家都想留城,以至于很多人找领导走后门批条子才能进来的。”据工人们回忆,那时候拖拉机供不应求,他们要加班,厂里还有夜宵,还有交通车接送。过年的时候,厂里还会杀猪,工人可以凭票领取猪肉回家过年。要知道在上世纪70年代,一块猪肉可都是奢侈品。

而据档案记载,安拖厂的绿化也很有名,被称为“公园工厂”。就在现在和平路,在安拖厂原址所建某小区内,还保留一片“青年林”,就是当年安拖厂的员工种的。

新闻推荐

安徽:减少22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

新华社合肥12月28日电记者近日从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该省自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将原有房屋建筑和...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