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私文化企业破“壁垒” 省政协委员蒋劲华
改革开放四十年,安徽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已不局限于对单纯的物质生活的追求,精神生活的期愿,使他们同时也不断追求文化生活。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馆、站、所基本上还是“一大二公”,没有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办文化,个私文化经济作为有效补充的局面,一方面使得蕴藏在民间的文化资源的潜在优势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另一方面,也使得文化产品的供给比较单调,相对不足,影响了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这些年来,尽管我们的个私文化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远不充分、不完善,各地和各具体领域的发展也很不平衡。
究其原因:没有政策层面的大力鼓励和支持,没有引入各种所有制成份办文化的有效机制,使得社会力量办文化还处在自发阶段,比较盲从,积极性不高。即使出现了一些混合所有制和个私文化企业,但也多以维持其自身生存的经济效益为主,找米下锅,自生自灭。因为市场资源配置的不对称,它们往往经济效益上吃不饱,社会效益池发挥不了,文化资源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
此外,个私文化企业完全的市场行为,抬高了广大群众的进入门槛,因为国有的文化馆、站、所都实行了免费开放,把个私文化机构和企业置于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仅靠公有“主渠道”满足不了广大群众更多的期愿和要求;另一方面,广大群众又不愿走进或走不进这些门槛较高的个私文化馆、站、所。
为此有这么几点建议: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鼓励全社会办文化,特别是个私经济办文化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文化企业的供给侧改革,增强个私文化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为文化事业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通过财政和金融部门的项目资金扶持,如贴息贷款、以奖代补和混合所有制改造等多种形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文化,并使个私文化企业真正成为社会力量办文化的有力补充。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赵冬至)近日,省企业联合会、省企业家联合会发布了2019年度安徽省百强企业和制造业、服务业百强企业名单,贵池区...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