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风皖韵漾申城 以建设长三角文化产业共同体为主题,第二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昨天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揭幕,85家安徽企业(单位)集中亮相
11月21日,参观者在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展位上借阅书籍。
11月21日,影视传媒板块展出的安徽OHO(龙子湖)电影工业产业园外景。
11月21日,安徽出版集团展位集中展出了该集团历年来的出版成果。
870多家参展商、5.4万平方米展览场地,展览、论坛、“区城联动”三大主体内容布局……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携手打造出一个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面向全世界,吸引国内外优秀文化产业资源集聚、合作和交易的重大战略平台。
文化展示特色鲜明
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26的土地,产出了全国1/4的GDP,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此次展会汇聚了长三角文化龙头企业,尽显各地文化产业特色。
安徽是旅游大省,不少参展企业围绕文旅融合,突出文化创意设计,集中展示一批徽州“三雕”、文房四宝、竹雕彩陶、剪纸柳编等独具安徽特色的工艺美术精品和非遗传承创新作品。芜湖丫山花海石林旅游公司打起“牡丹”牌,带来了自研的牡丹养生茶、牡丹精油、牡丹籽油等系列牡丹特色产品,颇受女性观众欢迎。
据悉,本届文博会,安徽省组织了85家企业(单位)参展,其中省直宣口单位6家、各市文化企业79家,参展面积2324平方米,是目前安徽省文化产业组团参展面积最大、参展企业最多、科技含量最高、活动载体最丰富的一次。
本次展会还吸引了其他省市文化企业参展,如云南、甘肃、福建等,充分显示出大型品牌展会的集聚效应。
文化创意别样精彩
本届文博会上重点展示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既有产业集群发展的基地(园区),也有细分行业的龙头翘楚,还有有用、有颜、有趣的文创产品。
安徽文旅集团打造的《新天仙配》以安庆地区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经典曲目《天仙配》为故事背景,运用国内顶尖声光电技术、全息投影等高科技,让游客领略到传统戏剧的全新艺术魅力。共享书店、有戏安徽、乐龄听书等一批产品,尽显文化企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新模式。
围绕“文化+”“互联网+”,科大讯飞翻译机、智能穿戴设备、影星巨幕、蚌埠电影工业特区展等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新技术、新产品也成为场上关注的热点。“都说电影是视听的艺术,没想到在这里看电影,还能闻得到!”来自上海的观众陈女士在蚌埠OHO电影工业特区展厅观影后赞口不绝。这种数字气味技术为电影艺术注入新的嗅觉维度,让观众收获全新的观影体验。
文化交流互鉴合作
围绕“建设长三角文化产业共同体”主题,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博物馆协会、南京博物院、安徽博物院、浙江文渊阁展台毗邻,共同亮相位于8.2馆的创意生活展区。在这里,既能看到良渚玉琮、越窑青瓷,也能欣赏南朝陵墓石刻、竹林七贤砖画。
安徽博物院带来了以“潘玉良系列”为代表的精品文创产品。“潘玉良是著名画家、雕塑家,跟安徽历史渊源深厚。她的油画色彩饱和度非常高,色彩对比强烈,我们选取她最经典的4幅以花为主题的作品:黄色的菊花、白色的雏菊、红色的月季和芙蓉花,做成笔袋、零钱包、雨伞等,非常畅销。”安徽博物院工作人员介绍说。
展会期间,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安徽博物院还将在展会现场进行长三角文创联盟签约,旨在加强长三角地区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长三角地区文创一体化建设。
正如本届长三角文博会吉祥物取名为“淼淼”一样,长三角既有江南地区水系的开放通达、水乡的丰饶秀美、水韵的诗意审美,更有大海与大陆的交汇包容,长三角文化产业如大江入海,奔腾万里,必将激荡起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澎湃活力。
本栏图片:本报记者 范柏文 摄
新闻推荐
可以“闻”的电影院;从历史中走来的“大运河”……21日,第二届长三角文博会开幕,浙江、江苏、安徽、上海三省一市大显“文化...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