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最高田块产量达1053.7公斤 安农大攻克难关刷新安徽省水稻单产最高纪录

江淮晨报 2019-11-20 07:17 大字

晨报讯 11月16日,对于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武立权教授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天。由安徽省内外多家单位组成的联合专家组,对该校皖中试验站水稻超高产攻关212亩示范方进行实产验收,水稻亩均产量达1023.8公斤,最高田块产量达1053.7公斤,刷新了此前安徽省水稻单产1020.5公斤的最高纪录。

“感慨很多,非常激动!” 作为这个团队的带头人,武立权告诉记者,安徽稻麦两熟区水稻季温光资源紧张,难以同云南等水稻优势地区相比,亩产1000公斤一直是个“坎”,也始终是他心中的一个“结”。团队在“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粮丰专项课题支持下,利用精确栽培技术,从品种选择、栽植技术优化、合理群体起点控制、肥水精确诊断与调控等方面,不断优化和完善水稻生长各环节关键技术,最终形成了区域化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体系。

“作为一名农业高校教师,通过我们的技术为农民增收、为产业增效,就是我们最大的价值所在,这也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武立权说。

为了高产增收,武立权团队给当地推荐播种量、栽插基本苗、氮肥用量、水浆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带领团队成员常年往返于学校和试验站之间。

“自从2013年安农大武教授团队指导后,我的水稻单产逐年增加,从刚开始我们种稻亩产仅500多公斤,到现在亩产1000多公斤,效益由原来的120元/亩增加到现在650元/亩,每年省内省外几千名经营主体和种粮大户来我的田块参观和学技术。”当地新型经营主体王士照说,武立权就是他们当地稻农“最贴心的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安农大农学院组织党员专家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深入农村一线为民服务解难题。每名党员教授对接1个县(区)植保站,建立“植保110”,第一时间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助力科技脱贫、乡村振兴。今年9月以来,共派出专家8人次,在5个县举办各类培训班以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安全生产等知识讲座10多场次,培训农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600多人次。

晨报星级记者 张梦怡 通讯员 曹雷 夏利明

新闻推荐

绿色文明的殡葬服务,正是当下一些地方殡葬业所需要补上的 【产经观察】殡葬业发展要有新理念新风尚

今年,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校首次设置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原本以为会成为冷门专业,为此还决定免去前两年学费,结果成功招到...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