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

芜湖日报 2019-11-12 00:51 大字

(上接1版)

安徽聚焦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反映安徽的23个点位问题,部署开展“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着力解决“23+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对长江流域存在的各类生态环境问题及风险隐患进行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

合肥市居民时刻关注着“大水缸”巢湖水质的好坏。令人欣喜的是,巢湖湖区水质总体稳定,今年1至9月湖区总磷浓度较上年同期下降25%。围绕巢湖综合治理,合肥市规划建设10大湿地公园,总面积近100平方公里,正在创建国际湿地城市。

创新引领绿色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开放共赢的原则。”9月20日,在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举办的创新驱动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端论坛上,海螺集团董事长高登榜作了交流发言。

水泥行业的污染问题一直为人所诟病,海螺集团依靠技术改造和创新,让企业有了更大的发展。2018年海螺投资近7亿元在33条生产线实施湿式脱硫、29条生产线实施复合脱硫。以芜湖海螺为例,5000吨生产线改造后,整体脱硫效率达到98%,二氧化硫排放折算浓度远低于国家及同行业标准。海螺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詹家干说,海螺集团首创的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技术,既为企业带来了效益,又使企业成为当地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聚点成线,安徽省沿江多地的开发区加大生态创建力度,护航园区绿色发展。马鞍山市积极推进各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资源综合利用及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串起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周边地区大循环”。

合肥作为安徽省会,在绿色发展上也是当仁不让。合肥市以环保督察为抓手,倒逼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加快形成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2018年,查出“散乱污”企业1826家,完成整治1502家,同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2019年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对合肥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0.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达53.5%,创历史新高。

2016年7月,安徽省印发《关于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实施方案》,三年多的实践表明,绿色发展符合安徽实际,一场加快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的行动正在古皖大地上蓬勃展开。

转载自11月11日《新华网》

新闻推荐

妈妈公园内“走失”男童赤着脚寻找 花冲公园内,三岁男童与妈妈走散;幸遇好心人报警,两小时后重聚

11月9日下午3点左右,在合肥市瑶海区花冲公园内,有一名三岁左右的男孩不慎走失。幸得好心人与辖区花冲派出所民警帮助,男孩在...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