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乡村沃土结硕果 宁县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陇东报 2019-10-30 00:47 大字

本报记者 李建强 通讯员 陈龙

产业兴,则乡村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宁县立足乡村实际,依托现有的苹果、苗林、草畜、瓜菜等农业产业,通过延伸潘鸭、紫苏、中蜂等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链,不断促进土地增效、农民增收。

合作社引领强后劲

在宁县太昌镇联合村鑫场富民养殖基地,合作社负责人姚德春一边给潘鸭喂食,一边告诉记者:“番鸭肉低脂肪,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肉味美,饲养周期为2个月,每年能养5至6茬。今年2月份,我新购进了3000多只鸭苗,预计今年可以收入15万元。”

2017年,姚德春从外地务工回来,创办了宁县鑫场富民养殖场,开始养殖潘鸭。刚开始也只是小打小闹,没有规模,养殖技术也不规范,经济效益低。自从成立了合作社后,从管理、技术到销售都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经济效益自然也就提高了。

今年以来,宁县把合作社建设作为特色产业培育的重要环节,围绕“村村都有合作社、户户加入合作社、业业依托合作社、社社实现规范化”的目标,制定出台《2019年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实施方案》,通过全面开展合作社规范提升和清理注销工作,为特产产业培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至目前,全县共规范提升合作社322个,组建产业联合社3个,全县规范化合作社累计达到385个,基本形成了以苹果、肉羊、苗林为主,特色种植养殖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订单种植拓销路

在今年紫苏收割的时节,宁县九岘乡马洼村村民张举忠一大早就将收割好的紫苏运到镇上的收取点。“以前种植过紫苏,但由于没销路,后来就再没有种。”张举忠说,自从乡上发展起了订单农业后,他又开始种紫苏了,因为是订单种植,他再也不用为销路的问题犯愁了。

“为了打消群众种植紫苏的顾虑,合作社通过试验、筛选优良品种,大力推广紫苏麦后免耕栽培技术,并通过与安徽的药厂签订收购合同,解决了群众销售方面的困难。”宁县马洼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新会说,紫苏主要以订单为主,每公斤7毛钱,每亩最低可以收入1500元。

在促进特色产业培育、群众增收方面,宁县将“订单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积极与省内外大型农业企业进行联合合作,鼓励企业、合作社通过发展订单农业种植,为广大农户建立成熟的销售渠道。

产业帮扶鼓钱袋

宁县金村乡兰庄村村民高金宝以前家里养了4箱中蜂,精准帮扶工作开展后,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又增加了10箱蜂,依据宁县扶贫产业奖补政策,不但为他奖补了3500元,他的10箱中蜂去年还收入了4000多元。(下转2版)

新闻推荐

安徽省市县三级医保局严打欺诈骗保

本报讯日前,记者从省医保局获悉,今年以来,省市县三级医疗保障局精心组织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工作。截至8月31日,全...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