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议论文阅读答题策略

淮河晨刊 2019-10-17 08:32 大字

与论点相关的考点

一、找论点

1.(2016安徽11题)本文②③段,列举以及“我”的一位亲人在下放农村时因喜欢而通读《资本论》和《列宁全集》这两个事例,证明这一中心论点。

2.(2014安徽13题)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两种方式:(1)直接找(2)概括

直接找中心论点的方法:

句式判断法:论点一般是一句表示判断的陈述性质的完整的话。

词语提示法:从提示性词语(“可见”“总之”“所以”“归根结底”以及衔接过渡词语和行文中反复使用的同一个词语等)找论点。

位置分析法:

1.看标题

2.看开头:作者往往在开头语段中借助事例、名言等提出论点。

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纳论点

②引用名言,从而引出中心论点。

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3.看中间:文章中间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正面表述句。

4.看结尾:即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多有表总结性的词语。

概括中心论点的方法:

1.归纳提炼法:可以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反复归纳。

2.并列相加各段的分论点

二、文章从哪些方面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例:《要做老实人》一文,本论部分作者分了三个层次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证,先说“做一个老实人,对自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再说“做一个老实人,对别人是一种莫大的尊重”,最后说“做一个老实人,是对整个社会环境的莫大贡献”。文章分别从对己、对人、对整个社会三个角度由近及远加以论述,这三个方面是层层深入的,从而构成了递进式结构,使文章说理更有说服力。

三、拟标题

1.直接以文章的论点为题目。

2.用文章议论的话题拟定题目。

3.题目中也可以是两者关系的问题。

与论据相关的考点

一、概括论据

方法总结:概括论据大都是一些叙事性的内容,一般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要素,可采用“人物+事件+结果”的格式进行回答。

答题规范: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结果

二、补写论据

方法总结:(1)提取中心论点,或明确所给段落的分论点,确保所补写的论据与论点相一致。

(2)审读题干,明确答题要求。即看清提干要求补写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有没有字数限制等。

答题规范:人物+事件+结果

三、分析论据

方法总结:首先,分析所给材料,明确材料论证的内容(或表达的观点),然后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各个段落的观点,最后将材料的观点与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各段落的观点进行比较,若材料表达的观点与文章的中心论点或某一观点一致(相似),则表明所给材料可作为文段(或某一段)的论据;反之,则不能作为文章(或某一段)的论据。

答题规范:可以放在X段。因为这则材料主要阐述了……观点,可以证明第X段的……内容(或与第X段所论证的……内容相契合),所以这则材料可以放在X段。

四、开头段引用材料的作用。

答题规范:①作为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②引出论题或论点(要写出具体引出了什么论题或论点)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与论证相关的考点

一、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答题规范:①举例论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列举……(概括事例)证明了……的观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证明了……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权威,更有说服力。

③比喻论证: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口诀:判断+分析+论点+作用

二、分析全文、某几段或某段的论证思路

(1)审清题干,确定答题区域。一般题干都会直接点明作答范围。

(2)通读全文(或语段)的内容,明确所给答题范围中所提及的论点。(3)勾画出能提示论证方法、揭示主旨或者结论的关键词,简单对全文(或语段)划分层次。(4)按照顺序分析每个层次,对论点等具体内容分析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在论证过程中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进行论证,或举……的例子,或引用……的内容,或将……与……进行对比,或把……比喻为……,指出认证了什么观点(或道理)。

(5)在把握文章段落(或语段)层次的基础上,整合语言,分析概括论证思路。表述时加上表关系词语,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将文章内容用关系词连缀即可。

答题规范:首先提出……观点(或本段的论题),然后从……角度进行分析论证(或运用……的论证方法分析论证),最后再次强调(点明、深化)……观点。

三、分析段落顺序

例:《让那一份宽容成为人生的境界》文章中第⑦段和第⑧段能不能调换位置?请简要分析。

答题规范:(1)表态(一般是不能调换或删去)。

(2)不能调换(或删去)的理由:该段的内容是……,其上下文的内容是……,该段与上下文存在……的逻辑关系。

新闻推荐

安徽:今年以来冻结万余 银行账户治“电诈”

新华社合肥10月16日电(记者陈诺)记者日前从安徽省公安厅了解到,当地针对电信诈骗进行源头治理,今年以来,各基础电信运营商和商...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