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远离不良饮食习惯,打好“保胃战”

市场星报 2019-10-15 09:00 大字

时值深秋,天气由凉转寒,医院消化科患者“陡增”,不少人都是假期里毫无节制地吃喝导致消化系统“生病”了。

专家说:除年龄、体质外,季节也是影响疾病的重要因素,秋季是胃病多发的季节,到了秋季,人们的养生重点不能只放在防秋燥上,秋季养胃也是关键。秋季究竟如何打好“保胃战”呢?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本期健康问诊将为您分析解答,提供参考。

多事之秋,为何胃病高发?

秋季来临,许多人都知道要防燥、润肺,殊不知秋天正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加上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容易致使胃病患者疾病复发。

原因一:天气

由于季节因素,胃病在秋冬季会更多发一些。一方面是天气转凉,大家胃口大开,一下子猛增的食量会使胃部不适应,产生消化不良、腹泻、腹胀等不适,严重的还会加剧胰腺、肝脏等分泌胰液和胆汁,产生急性胰腺炎、胆囊穿孔和肝脏负担加重的后果。另一方面秋季是寒暑交替时节,天地阳气渐收、阴寒渐长、气温冷暖多变,人体之气血也随之内收,加之防寒保暖失当,很容易导致新病徒生或旧病复发,尤以慢性胃炎、食管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最为常见。

原因二:饮食

俗话说:十人九胃病,即指胃病很常见。这其中有的人或五味偏嗜、或暴饮暴食、或嗜酒无度、或服用中西药物不当,导致胃气损伤。再加之天气逐渐转凉后,人们的食欲增加,肠胃负担加重,自然很容易诱发胃病,一味地追求润养而不结合体质,也是极大的养生误区。

秋季如何养胃最宜人?

1、饮食规律

饮食要有规律,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食之有时,脾胃适应了这种进食规律,用餐时便会为消化食物做好准备。这样才可以保证消化、吸收正常地进行。

2、吃“果”不吃“瓜”

民间有句俗语叫“秋瓜坏肚”,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梨可润肺,能够消痰止咳;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还可止泻;龙眼有滋补、强壮、安神、补血等作用,对夜间失眠的老人尤为适宜。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根据体质调整饮食结构,如素体阳虚患者,则不宜多食寒凉性质的蔬果,四时皆应温阳脾胃,“辨证论养”是关键。

3、饮食方式要温和

宜软、温、暖、素、鲜,谨防食物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烹调宜用蒸、煮、熬、烩,少吃坚硬、粗糙的食物。进食时不急不躁,使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与唾液充分混合后慢慢咽下,这样有利于消化和病后的修复。

4、做好保暖措施

胃喜暖怕冷,喜润恶燥,秋季天气渐凉,胃部受凉后会使其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秋季昼夜温差大,胃部不适者可用热水袋或温热贴敷贴脐部,具有温阳散寒作用。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

5、注意作息调整

秋季人体阳气开始潜藏,应由夏季晚睡早起逐步过渡到早睡晚起的节奏,保证良好的睡眠,对消化系统功能正常、功能维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功能性胃肠疾患的患者,注意休息及情绪放松可有效预防疾病复发。

专家提醒:胃若有不适,要及早处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胃病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注意保健、及早就医才是打好“保胃战”的关键。

这些不良饮食习惯你有几个?

“吃”出来的胃病,你需要了解

因为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往往忽视了对日常饮食的要求;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让不少人的胃出了问题。那么,有哪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引发胃病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主要集中在进食方式和进食内容两方面:

1.进食不规律:常见于上班族。中午忙于工作顾不上吃午饭,吃饭赶时间,或者因为熬夜加班,第二天起不来不吃早餐等,都是其表现。

2.狼吞虎咽:咀嚼不细、狼吞虎咽,会使粗糙的食物直接磨损胃黏膜,并增加胃的负担,使食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延长,从而造成胃“疲劳”、胃动力下降。

3.饮食不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病的重要诱因之一,此种细菌的感染大多是由于饮食不洁、相互传染所致,病菌可通过共用餐具、牙具以及接吻等行为传播。分餐制可以降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几率。

4.口味重:盐腌蔬菜、肉和加工肉等含有大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胃中可转化为强力的致癌物质。另外,经常或大量食用辣椒、火锅等,也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损伤,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甚至诱发胃溃疡等疾病。

5.剩饭剩菜:相对于一些年轻人大手大脚地浪费粮食,多数老年人会表现出另一种极端,那就是剩饭剩菜热了好几遍、放了好几天也舍不得扔。有研究发现,剩饭被重新加热后,其中的淀粉会产生“老化”现象,使其难以被人体水解或消化。长期食用这种冷后重热的饭,容易患上消化不良。

6.刺激性饮品:酒精、冷饮、浓茶对于胃黏膜都会产生较大刺激。可乐、雪碧等碳酸型饮料,如果一下子喝太多,其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很容易引起腹胀,影响食欲,甚至造成胃肠功能紊乱。

此外,精神因素也和胃部健康密切相关。情绪波动会影响到消化系统神经。胃痛可能是因为胃部已经出现轻微病变,紧张情绪促进胃酸分泌,对病变部位产生刺激,从而产生疼痛。

攻略

胃酸多的人要远离这七种食物

胃酸过多是胃肠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适度的胃酸可以帮助消化,但胃酸分泌过多,就会出现泛酸、烧心、胃灼热等症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宋新提醒,此时,要远离以下几种食物,否则会加重不适。

1.甜食:碳水化合物对胃酸的分泌无明显影响,但单糖、双糖可加速胃酸分泌,因此,胃酸多时要少吃巧克力、蛋糕等甜食。

2.口感酸的果蔬:虽然富含营养,但对于胃酸过多的人来说,橘子、柠檬、西红柿、酸枣等口感酸的果蔬会刺激胃产生更多胃酸,加重烧心。

3.糯米制品:粽子、元宵、汤圆等糯米制品因黏性大,容易滞留在胃内刺激胃酸分泌。  

4.油炸食物:高脂肪的油炸食物可导致胆囊收缩素分泌增加,造成胆汁反流,加重对胃黏膜的腐蚀作用,不利于黏膜修复。此外,油炸食物的胃排空时间较长,从而使胃酸分泌增加。

5.辛辣刺激性食物:一次性吃辣太多造成腹部不适,有烧灼感,这是辛辣食物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酸分泌过多导致局部炎症造成的,辛辣刺激性食物包括葱、洋葱、姜、蒜、辣椒、胡椒粉、咖喱等。

6.酒:酒精能使胃黏膜分泌过量的胃酸,大量饮酒后,胃黏膜上皮细胞受损,诱发黏膜水肿、出血,甚至溃疡、糜烂,再严重就会出现胃出血。

7.浓茶:咖啡和茶都含有咖啡碱,人体内的磷酸二酯酶能够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而咖啡碱则降低这种酶的活性,使胃壁细胞分泌出更多的胃酸。特别在空腹饮用浓茶时,对胃黏膜刺激更大,容易导致胃溃疡。

胃酸多,饮食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除了远离以上几种食物,胃酸多的人饮食上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定时定量,规律进食,避免过度饥饿,用餐时情绪平和,专心致志;

第二,细嚼慢咽,咀嚼食物时,口腔会分泌大量唾液,其中的碳酸氢盐和黏液有抗酸作用,有助中和胃酸,其中的消化酶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第三,睡前3小时尽量不要吃东西,吃完饭后不要马上躺下,以免胃酸反流;

第四,少吃盐,盐的渗透压高,对胃黏膜伤害很大,易导致胃炎或胃溃疡;

第五,如果出现反胃、吐酸现象,可以吃一两块苏打饼干应急,能快速中和胃酸,缓解不适。

胃酸过多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么调理?

在我们的生活里,很多人都有胃酸过多的情况,胃酸过多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很多人都会通过各种方法来缓解这种症状,胃酸过多可以多吃一些面食,面食可以很好的稀释胃酸,其次面食里面的碱性物质还能中和胃酸。

胃酸过多的原因是什么?

1、工作压力过大

工作压力过大,就会导致精神出现紧张劳累,大脑皮层功能出现紊乱,胃酸也会随之出现紊乱的情况,从而导致胃酸分泌过量,情绪易多变。

2、饮食习惯有问题

如果饮食搭配不是很合理,例如食用肉类过多,或者是吃太多油腻的食物,就会导致胃酸的分泌情况出现紊乱。其次,一些慢性疾病也会导致胃酸分泌过量,例如胆囊炎、血液里面新陈代谢紊乱等因素。

不规则饮食习惯对胃部健康的影响很大,因为胃酸的分泌是有一定规律的,如果胃酸分泌时没有食物进行胃酸消化,胃酸就会消化胃黏膜,所以一定要有规律地吃东西,晚上睡觉前不要吃任何食物。

答疑

专家:胃病“乱吃药”会加重病情  

随着气温的持续走低,寒冷刺激下胃病进入了高发病期,困扰着不少胃肠道患者,然而很多人都是未经医生诊断自行服药。专家表示,临床上不少病情加重后不得不来医院就诊的患者,都是由于自行胡乱服药导致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汪燕燕介绍,不少患者胃疼后都选择吃止疼药,其实这是错误的。胃疼不同于其他部位的疼痛,胃疼可能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导致胃黏膜受到了损伤,或是由于胃痉挛导致的疼痛,还有因为消化功能不好,吃得过饱导致的胃痛。胃疼要对症治疗,乱用药的结果可能会导致药物伤害胃黏膜,加重病情。

不少患者认为胃炎是炎症,随意吃消炎药。其实胃部偏酸性,一般细菌都不会在里面生存,尤其是胃炎患者一般不用服用消炎药。只有在患幽门螺旋杆菌的情况下才需要使用消炎药,但是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还有一些老胃病患者,长期自己服用吗丁啉等药品。专家称,这也十分危险,因为不少药物长期服用都有不良反应。专家建议,胃病或者胃疼原因较多,首先要去医院确定病因,不要自己随意用药。其次胃病用药十分讲究疗程,慢性胃炎一般需要2周时间的疗程,消化性溃疡一般4周至8周的疗程,有的病人可能会反复发作,在疗程结束后患者要及时去医院复查听从医生指导。

胃溃疡病人能不能喝牛奶?

读者刘女士问:我最近查出有胃溃疡,朋友告诉我喝牛奶有助保护胃黏膜,但我看网上有人说胃溃疡不能喝牛奶。想问问专家,到底哪种说法对?

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营养师石正莉答:胃溃疡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起因是胃黏膜层的正常防御和修复机制受到削弱,进一步被胃酸侵蚀,由此形成溃烂性黏膜损伤。

胃溃疡患者需要限制会诱导胃酸分泌的食物,避免胃黏膜受到腐蚀。牛奶刚进胃时,能短暂地中和胃酸,起到缓解不适的作用。但过不了多久,它就能反过来促进胃酸分泌,因此,喝牛奶可能会加剧胃溃疡的症状。所以,胃溃疡发作期和治疗期尽量别喝牛奶,或者小嘬一口解解馋,不建议单次大量饮用牛奶。胃溃疡的情况得以控制后,还是可以喝牛奶的,每天250~300克,可以选择在加餐时分2次左右饮用。

除了牛奶,有强大促胃酸分泌作用的食物还有辣椒、黑胡椒、浓咖啡和浓茶等。所以这类食物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限制和避免。

养生

秋季养胃润肺 介绍4款日常养生菜

干燥的秋季,我们有必要吃一些养胃润肺的食物。那么怎么吃才能美味又养胃润肺?给大家介绍4款适合秋季养胃润肺的日常养生菜:

蘑菇饺子

功效:止咳化痰、通便排毒,可保持肠内水分平衡,还可吸收余下的胆固醇、糖分,将其排出体外,对预防便秘、肠癌、动脉硬化、糖尿病等都十分有利。

做法:

1、猪肉洗净切块,剁成或搅拌成肉碎。

2、肉碎加入适量清水搅打成胶状。

3、蘑菇洗净切成片,烧开水焯熟过凉后剁成或搅拌成碎。

4、将肉碎和蘑菇碎混合,加入食盐、酱油、耗油、麻油、味精等调味料。

5、将调好的肉馅用饺子皮包好煮熟即可食用。

清蒸鲈鱼

功效:补脑、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

做法:

1.鲈鱼去内脏洗净,两面横切几刀后抹上盐和胡椒粉。

2.生姜去皮切丝,葱洗净切段。葱段塞鱼肚,姜丝放在鱼面上。

3.烧开水后放入鱼隔水蒸6-8分钟(视乎鱼的大小),关火再隔5分钟左右出去撒上葱花。

4.食用油烧热加入适量蒜蓉淋在鱼身上,再倒入适当豉油即可。

紫甘蓝拌豆腐丝

功效:清热润肺、止咳消痰、养胃、解毒、止汗,还可增强人的活力。

做法:

1.紫甘蓝掰开浸泡半小时备用。

2.豆腐皮洗净后切丝。

3.紫甘蓝洗净后切成尽量细的细丝。

4.食用油烧热,放入花椒炸香捞出。

5.放入葱末和干辣椒后放凉备用。

6.将紫甘蓝、豆腐丝和蒜末、醋、白糖、盐搅拌均匀,再淋上刚才放凉的油即可。

黑木耳炒肉

功效:清除胃肠道中的粉尘,排毒养胃。

做法:

1.黑木耳洗净泡开切成小块。

2.瘦肉洗净切块后放入适量的盐、生抽、淀粉、油搅拌均匀,稍微腌制10分钟。

3.热油快炒瘦肉至8成熟后盛出备用。

4.再起油锅炒黑木耳,快熟的时候加入瘦肉一起翻炒。

5.最后加入适当的盐或酱调味即可。

□ 据新华社、扬子晚报、 家庭医生 、生命时报等

新闻推荐

27项国际标准闪动“安徽身影”

本报讯记者昨日从省市场监管局在合肥组织召开的2019年“世界标准日”纪念大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安徽省企事业单位累计主...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