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当前,家政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存在哪些薄弱环节,如何完善?记者就此采访有关专家 统一标准规范 实施信用奖惩

安徽日报 2019-10-15 06:49 大字

对话人:合肥市政协委员、安徽皖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方达夫

安徽省家政服务行业促进会副会长 王成芳

记者:家政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对行业发展有何影响?

方达夫:近年来,家政行业发展迅速,但也积累了诸多问题,其中,信用缺失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家政服务员隐瞒真实信息,不按合同约定提供服务,偷盗雇主钱财、伤害老幼病残等案件时有发生。部分家政企业以不正当竞争、哄抬价格、虚假宣传等手段误导消费者。这些现象损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重扰乱家政市场秩序,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真实的家政服务员和企业信用记录,维护消费者权益,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不但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保护其生命、财产权益不受侵犯,也能使混乱无序的家政服务市场回归到正常发展轨道上来。

王成芳:目前家政服务市场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服务水平不一、服务保障难等诸多问题。各种不诚信现象屡屡发生,严重制约了家政行业的健康发展。庞大的市场需求与较低的行业规范化水平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家政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刻不容缓。而家政行业信用体系,能够帮助用户获取全面、可靠、透明的家政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相关信息,倒逼行业主体和从业人员强化规范化管理和服务的自律意识,从而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记者:当前,家政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

方达夫:首先,市场监督不完全,行业标准不完善。虽然国家标准委发布了《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家政服务机构等级划分及评定》两项具体的国家标准,也有一些地方性标准,但由于更加完备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缺失,解决市场乱象仍然任重道远。其次,家政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不规范。要进行家政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必须提升家政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最后,家政从业人员缺乏社会认同。家政从业人员工作强度较高而普遍工资水平偏低,导致服务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低,缺乏对工作的认同。加上近年来家政服务领域不良事件时有发生,让整个行业遭受信任危机。这些问题,都是阻碍家政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

记者:如何完善家政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方达夫:从政府层面看,需要完善市场监督机制并制定相应的的行业标准。在市场准入、从业人员健康认证、建立全国联网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规范统一行业标准。加大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引入“红黑榜”管理制度,在市场监管、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予家政企业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倒逼市场主体守信经营。此外,家政企业也应转变经营管理理念,顺应市场潮流和消费者需求,在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大投入,树立良好口碑和市场信誉。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长期受益。

王成芳:目前,家政行业存在职业评级“自卖自夸”和技能培训“证出多门”现象。一些家政企业为吸引消费者,纷纷推出拥有不同等级名头的家政员,比如“金牌月嫂”“五星月嫂”等,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对于家政员的实际技能水平,消费者难以考察。在技能培训方面,发证机构混乱、证书不统一等问题,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扰乱了市场秩序。因此,要清理整顿行业当前存在的各种无序经营现象,厘清标准、统一规范,为信用体系发挥作用奠定基础。

新闻推荐

全省少先队“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实践活动在肥启动

本报讯10月11日,全省少先队“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实践活动在肥启动。活动在少先队志愿辅导员聘任仪式中拉开帷...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