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穿越硝烟的影像史诗

合肥晚报 2019-09-24 00:52 大字

不论是在炮火纷飞的战场,还是在和平年代的工作岗位,中国老一辈摄影人、新中国战地记者张崇岫,始终牢记摄影者的使命,尽情挥洒着激情和热血,创作了许多史诗般的作品,为我们国家留下了永恒的纪念。

近日,本报记者来到位于合肥市宿州路55号省文联宿舍张崇岫家中,当90岁的张老翻阅着这些沉甸甸的照片时,曾经真实地反映战争年代的珍贵影像又再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战火锤炼中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

1929年10月,张崇岫出生于安徽巢县南乡。据介绍,张老的家乡为新四军一个小根据地,14岁那年他参加了巢南游击队。1945年抗战胜利后,张崇岫所在的新四军沿江团7师19旅奉命北撤,进入山东,编为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在战火的洗礼下,张崇岫磨砺出了处危不惊、坚毅勇敢的品格。也因为这段特殊的成长经历,1948年秋,张崇岫被组织选拔出来担任战地摄影记者。

一开始,他进入兵团办的新闻训练班学习。有了人生中第一台相机,张崇岫一边打仗一边学,打到了上海,摄影技能他就摸索透了,开始了战地摄影生涯。

“照相也是门技术活,但还要勇敢和机灵。”回忆起当初学习摄影的经历,那段难忘的经历依旧深深地烙印在张老的脑海中。

用镜头定格硝烟弥漫的战场

加入战地摄影队伍的张崇岫,坚持一边打仗一边开展摄影,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的长津湖战役等大型战役。

“特别是长津湖大战,为了拍到最后会师的场面,我一直往前线赶,一个人一天只吃一个土豆。”张老回忆道,1952年邮电部曾发行过一套四枚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纪念邮票,第四枚采用的就是自己拍摄长津湖胜利会师的照片。

在枪林弹雨中,张崇岫穿行匍匐,以手中的相机为武器,去瞄准每一个值得铭记的瞬间,无数次定格炮火与鲜血交织的场景。如今,那一张张布满硝烟的照片,已成为人民军队战斗史上的宝贵影像档案,这些照片也将超越时空,永远存留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张崇岫先后在安徽画报社、安徽日报社、安徽省文联等单位工作,1986年秋,被评定为一级摄影师……无论在哪,张崇岫都没有放弃自己钟爱的摄影事业,他的许多作品都给后人以启迪和思考。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韩婷

新闻推荐

安徽:17项举措创建 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

加强自然保护地统一监管、推行森林可持续经营……记者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省近日印发相关实施方案,围绕林长制改革“护...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