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包公家乡来”采访团走进开封,探寻包公足迹 “包公”亲迎家乡人
开封是包拯一生最重要的执政之所,也是他扬名之地。9月19日上午,“我从包公家乡来”大型融媒体采访团一行先后走访了开封府、包公祠等重要景点,并走进河南大学,与高校学子共同探讨包公文化。行游开封,感受人间正气
刚到开封府,包公扮演者便身着戏服,迎接“我从包公家乡来”采访团一行,“欢迎包公家乡的人民,希望两地以后能够多交流包公文化”。
在开封府内,记者看到了题名记碑,记载了两百余名开封府府尹的任职情况,包拯、欧阳修、范仲淹、司马光等历史人物曾先后在此任职。碑上刻着包拯名字的地方有一处深深的凹痕。据讲解员介绍,这是因为百姓敬仰包公,前来此处参观总情不自禁地触摸或争相指点包公名字,天长日久,竟在石碑上形成了一条凹痕。“从这一点足以证明包公赢得了后人世世代代的爱戴和信赖。”
据工作人员介绍,开封府初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北宋开封府共有183任府尹,尤以包公打坐南衙而驰名中外,一曲“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荡气回肠,引起几多遐思神往。
随后,采访团又欣赏了一出精彩的“包公铡美案”。虽然天空飘着雨,温度也很低,但观看演出的群众热情不减,将场地围得水泄不通。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令围观群众仿若身临其境,在包公拿下陈世美时,不少群众情不自禁高声喊道:“斩了他!”扮演包公,让他受益匪浅
演出结束后,记者采访了包公的扮演者冯继凯。今年58岁的冯继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戏曲迷。他出生于戏曲世家,六岁开始学习戏曲并登台演出,九岁进入学校专门学习戏曲表演,“希望能将戏曲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戏曲”。
冯继凯说,他在开封府工作了12年,扮演包公也有五六个年头。因为有戏曲表演的功底,冯继凯扮演起包公来惟妙惟肖,但他仍谦虚地表示自己还在不断摸索中,“在扮演他的过程中,我对他一直充满了敬畏。”平日里,冯继凯会反复看有关包公的影视艺术作品,“不断揣摩包公的个性,从作品中挖掘他的思想”。
“扮演包公让我受益匪浅。”冯继凯告诉记者,包公是他从小就崇拜的人,“他身上那种清正廉洁的精神深深影响了我。”因为扮演包公,冯继凯每天都会提醒自己要行得正、坐得端,“对得起身上这身戏服。”
开封府每天都会进行两场包公断案的演出。“每场人都特别多,大家都是冲着包公的名气来的,想了解包公文化,感受包公的铁面无私和清正廉洁。”在冯继凯看来,百姓千百年来对包公的敬仰,反映了百姓对清官的渴望,“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百姓对清官、好官的期盼是不变的。”进包公祠,敬仰之情更深
欣赏完开封府中精彩的演出,“我从包公家乡来”采访团一行又来到了与开封府隔湖相望的包公祠。据史料记载,早在金、元时期,开封就建有包公祠,历经革弊政,造福于民。改革诉讼制度,维护社会治安,整改惠民河河道,是包拯在开封任职期间最重金、元、明、清。现在的包公祠是1983年在原址上恢复重建的,是目前国内资料最全、规模和影响最大的纪念场馆。
包公祠位于风景如画的包公湖西畔,仿宋风格的古建筑群坐落其间,凝重典雅、气势恢宏。行走其间,既能领略到北宋建筑风格的宏伟壮观,又不乏江南园林的清新雅致。包公祠以史料典籍、碑刻、拓片等方式展示了包公的生平及政绩,大殿内的包公铜像正襟危坐、身着蟒袍冠带,极其引人注目,一身浩然正气,令人万分敬仰。
包公祠工作人员江学茹介绍说,包公在开封任职长达15年,改要的三大功绩。除此之外,包拯在开封主职谏台时,弹劾谏言,五年半共弹劾了61位官员,勇斗贪官污吏,轰动朝野。公元1062年,包拯积劳成疾,病逝于开封,仁宗皇帝停朝一日,以示哀悼,并赐谥号“孝肃公”。
千百年来,包公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丰碑。“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这就是包拯出仕做官的座右铭。晚年,包公更是留下家训,告诫后世子孙廉洁奉公。在包公祠参观考察之后,采访团一行更加深了对包公的敬仰之情。学子互动,探讨包公文化
随后,采访团来到河南大学,与高校学子一起探讨包公文化。采访团设在校园内关于“包公故里”的文化展板吸引了众多学生驻足观看。不少大学生表示得知包公家乡的人前来交流,感到非常亲切。
采访中,很多大学生表示包公文化需要在青年中继承并弘扬。河南大学大二学生廖健行表示,包公精神中的大公无私、奉公守法、忠诚敬业的精神是和现代人的精神价值追求相契合的。“包公精神,其中也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这也证明了中华文化一脉相传,加强了我们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剑心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韩诚刘旸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特写 普通车装“车顶盒”也可无人驾驶 制造业大会场馆开放第三天 智能及绿色制造吸引大批观众
22日是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场馆向公众开放的第三天,大量观众现场体验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安徽商报融媒体...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