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交通,托起一座“枢纽城”
(上接1版)巢湖沿岸迎来旺盛的人气,周末自驾前来欣赏湖光山色的游客络绎不绝,环巢湖大道这条全长155公里的“翡翠项链”串起各路美景,各个景点异常热闹;
合宁高速“四改八”项目现场,车来车往,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这条服役近30年之久的“安徽高速第一路”将在年底华丽转身为八车道;
……
而今开车行走合肥,只见道路平整宽阔,车流如梭,畅通八方。合宁、合安、合巢芜等多条高速大通道正在“扩容”,合安路、合马路、合铜路等各条国省干线交汇,奏响一首城市发展的交响曲。
“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说起全市的公路建设,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韩光辉如数家珍:新中国成立初期,合肥的公路总里程只有约200公里,每百平方公里不到1.5公里。70年来,全市公路建设事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18年底,公路总里程达到2.08万公里,全市公路每百平方公里达到181.6公里,公路密度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21倍,位居全省前列。
货畅其流,人便于行。“环巢湖大道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建设,不破坏巢湖沿岸自然景观。”参与过环巢湖大道建设的市公路管理局副局长张定方拿出项目的建设施工图表示,这条道路不仅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全省普通干线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板。
党的十八以来,合肥市启动了S601线环巢湖大道、G329合相路、G206合淮路、S103合铜路等多条国省干线一级公路建设,国省干线公路实现从“走得通”到“走得畅”的质的飞跃,干线公路一级公路总里程达711公里。目前,合肥已经形成以“4纵4横1环”的高等级国省干线公路网为主骨架,以公路连接线和县乡公路为支脉的交通运输网络格局。
高速公路建设更是得到飞跃发展:梁园互通、集贤路互通完成,合宁、合安、芜合高速扩容工程预计年底完工,德上高速合枞段、岳武高速东延岳无段、明巢高速(合肥段)正在推进……截至2018年底,市域内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78公里,高速公路网络逐步完善,努力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当好先行者。
编织空中网络融入全球
“由于经常要坐飞机外出工作,我和机场打交道挺多。过去觉得骆岗机场航班少、旅客量小,现在新桥机场就非常‘高大上’,现代范十足,航线多,服务质量也比以往更好了。”旅客苏坤感慨道。
1957年1月1日,一架苏制里-2飞机从合肥三里街机场腾空而起,标志着合肥三里街机场正式通航;
1977年12月,合肥骆岗机场正式建成启用,当时被誉为全国“八大机场”之一,掀开了安徽航空崭新的一页;
2013年5月30日零点,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正式启用。2018年11月26日,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正式步入全国大型繁忙枢纽机场行列。
在安徽民航机场集团市场部部长秦俊看来,合肥机场的风雨历程可以概括为:从三里街机场出发,途经骆岗机场,在新桥机场腾飞。一道道航线通达世界,带来资源要素的流动。作为长三角区域最西端的空运中心,新桥机场成为安徽通往世界的重要经济通道。
如今,合肥可通航全球范围内63个城市,共有42家航空公司在合肥机场执飞航班,今年来更是新增了拉萨、大阪、莫斯科等多条航线,国内往返深圳、西安、昆明、重庆等城市,打造快捷的“空中穿梭巴士”航线,方便旅客出行。
一座座“空中之桥”架起,合肥与世界的通道更加宽阔便捷。“随着客货运量的迅猛增长,新桥机场于2018年提前两年超过本期工程设计目标值。”安徽民航机场集团总经理助理杨永胜表示,二期规划建设正在紧张筹备,总体规划修编报告已经报中国民航局,有望在今年年底前获批,为民航发展添加新助力。
庐江电力通用机场即将开工建设,肥东白龙、肥西官亭、合肥(滨湖)等通用机场建设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合肥正加快形成以新桥机场为枢纽、省内支线机场为支撑、通航机场为补充的辐射长三角、连通全国、对接全球的航空运输体系。
风物长宜放眼量,民航发展在路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强化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功能、打造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这意味着,合肥新桥机场作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重要组成部分,将引领合肥深度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
水运港扬帆圆通江达海梦想
在铁路、公路和航空之外,水运正成为参与区域竞争的又一条重要赛道。
9月20日上午8点半,合肥港集装箱C班班长李畅开始了忙碌的一天。“现在合肥港的业务量越来越大,一条货船能装100多个集装箱。我们一天24小时基本无间隙作业,单我们班组一个月的工作量就有1万多标箱。”李畅说。
走进合肥港综合码头,伴随大型门吊来回穿梭,一个个集装箱被整齐码放到码头泊位的货轮上。从2011年开港时条件简陋,到如今配套设施完善,几年间合肥港已成为国内排在前列的内河港。集装箱运量自开港以来,持续“加速跑”,年均增长近30%。
“新中国成立初期,合肥水路运输的主要货物是粮食、砂石等,现在则变成了家电、汽车等制造业产品。”市地方海事局工程师余聪表示,不仅是货物种类,从木帆船到集装箱班轮,从人力渡、小客班船到大型游船,从7级航道到2级“黄金水道”,从到港船舶无固定锚泊地点到现代化的码头……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合肥水运发生了巨变,截至2018年底,全市航道总里程706公里,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初具规模。
历史机遇往往会青睐一座已做好准备的城市,为其带来荣光和梦想。在合肥,一条巨无霸“水上公路”正在建设。2017年10月至11月,引江济淮工程江水北送段和引江济巢线先后正式开工,标志着引江济淮这一安徽省基础设施“一号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作为继南水北调工程之后最大的跨流域、跨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引江济淮工程是长江经济带、合肥都市圈、中原经济区三大战略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韩光辉表示,引江济淮工程建成后,合肥往北能够通过高等级航道连通淮河,往南能够通过高等级航道连通长江,成为入江第二通道。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看眼下,通过合肥港码头,千吨级的货轮已可畅行无阻,通长江、抵大海,驶往世界上能通达的任一角落。观未来,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加速,高等级航道网密织,“江淮航运中心”逐渐形成,必将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本报记者 苏晓琼·
新闻推荐
9月16日下午,安徽省保险学会在合肥召开了《安徽保险》期刊质量提升专题研讨会。会议邀请了监管机构、高校、媒体和部分会...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