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巫宁坤: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济南时报 2019-08-17 13:48 大字

□新时报记者 江丹

当地时间2019年8月10日,著名翻译家、英美文学研究专家巫宁坤在美国去世,终年99岁。他的一生历经风浪波折,但依然给读者带来了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等优秀的译作。巫宁坤的很多成就是在晚年取得的,正如他曾翻译的诗句:“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刀刃若新发于硎

中国农业大学外语系副教授、英美文学译者赵挺,从一位在美国的朋友那里得知巫宁坤去世的消息时,吃惊且悲痛。让他稍感安慰的是巫宁坤99岁,高寿而逝。

巫宁坤晚年在美国生活,他在国内的一些版权事宜曾由赵挺协助处理。赵挺回忆,他们在2009年至2011年期间邮件往来较多,近几年,巫宁坤的视力每况愈下,联系渐少。在赵挺的印象中,巫宁坤虽历经风浪坎坷,但乐观豁达,笑语不断,关心国内的新闻消息。2005年,巫宁坤回国,看望了一些老朋友,那是他生前最后一次回到故土。

“回国”,对巫宁坤有着别样的意义。1951年,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博士学位的巫宁坤,接到时任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的任教邀请。巫宁坤义无反顾,登上回国的邮轮。对他来说,那个“用贫困、悲哀、孤独、屈辱、动荡和战乱”充塞他的青少年时代的祖国,已经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他希望投身其中,“去过一种富有意义的生活,这个诱惑力远胜于博士学位和在异国做学问的吸引力”。

遗憾的是,巫宁坤回国之后,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很快便陷入了另一种时代的动荡。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巫宁坤人生中最富有精力的20多年时光,就这样被动荡耗去,没有机会从事学术研究。

复旦大学教授张新颖曾在《九个人》一书中,讲述过巫宁坤的故事。在张新颖看来,“巫宁坤依然保持着灵魂的纯净、精神的锐利、生命的充沛能量,‘刀刃若新发于硎’”。

《九个人》里提及巫宁坤在那期间阅读《哈姆雷特》的感悟:“我终于明白,关键的问题并不是‘活下去还是不活’,也不是该不该‘忍气吞声来容受狂暴的命运的矢石交攻,而是怎样才能无愧于自己的受难’。”他从文学中寻找继续存活的力量,保持那可贵的精神激情和热爱,不被肉体上正遭受的所有痛苦而磨灭。在那些最艰难困苦的日子里,他依然在读《哈姆雷特》,读《杜甫诗选》,读沈从文的《边城》《湘行散记》……

死亡也一定不会战胜

据张新颖在《九个人》里的介绍,1973年岁末,正在安徽农村的巫宁坤接到沈从文的信,“惊喜交集”。沈从文得知巫宁坤的境况后,担心他“自暴自弃”,于是与他分享自己的一生经历,勉励正在困境中的巫宁坤。巫宁坤把沈从文的来信一字一句读给妻子和儿女听,“那当年令我心醉神迷、透明烛照的声音又在我们风雨飘摇的茅屋中回荡”。

沈从文是巫宁坤在西南联大读书时的老师。1939年至1941年,巫宁坤就读西南联大外文系,与沈从文并没有直接的课堂接触,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因为共同的志趣而成为诗友。在后来的纪录片《西南联大》中,巫宁坤出镜回忆沈从文:“沈从文我们是很喜欢,他写的作品我们也喜欢,他就是一个做学问的人,一个安安静静的作家。”

巫宁坤在回忆西南联大的经历时,称那段日子很纯粹。那时候,他还常与同学汪曾祺、赵全章等去学校附近“泡茶馆”,喝着茶,吃着五香花生米,把那里当作自习室,读书写作。巫宁坤将那时的茶馆称之为“水草迎人的绿洲”。

余英时曾用庄子形容巫宁坤:“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张新颖如是解读:“通俗一点说,他有个人的精神世界,这个精神世界始终未被摧毁。正是这个未毁,才可以让人有尊严地面对恶的狰狞笑容,并使这种笑容无法维持到最后:‘死亡也一定不会战胜’。”

“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巫宁坤如是总结自己的前半生。1980年代,重返工作岗位的巫宁坤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献给了教学研究和翻译,以弥补错失的那些年。他的很多成就其实都是在晚年取得的。

我们今天所了解到的巫宁坤的成就,或许只是冰山下的一角。据赵挺介绍,巫宁坤生前其实还创作了大量的中英文散文作品,文笔优美工整,情感饱满,皆是佳作,特别是那些回忆故人的文章,遗憾的是,它们尚未在国内出版。

怒斥光明的消逝

纵然半生受难,但并未虚度人生的余年。巫宁坤的经历让张新颖想起狄伦·托马斯的那首《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也是巫宁坤翻译的,其中有几句如是写道:“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读者对巫宁坤的译作,最熟悉的莫过于那本堪称经典的《了不起的盖茨比》。1980年代,他翻译菲茨杰拉德的这部著名小说,在《世界文学》杂志上刊载。时至今日,上海译文出版社还在使用巫宁坤的译本。

近年来,也有声音质疑巫宁坤翻译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过于“直”和“硬”。在赵挺看来,巫宁坤本人是创作型翻译家,如果想在文笔上有所润色,一点问题都没有,他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直译实际上是一种为忠实于原著而刻意为之的翻译策略。

翻译家黄灿然曾在《译诗中的现代敏感》一文中肯定了巫宁坤的“直译”,称赞巫宁坤所翻译的狄伦·托马斯的5首诗,“堪称现代英语诗汉译的典范”,“不逊于原文”。

黄灿然在文中写道:“巫译托马斯采取的正是直译,几乎是一字对一字,字字紧扣,准确无误,连节奏也移植过来了,从而使得汉译托马斯具有一种少见的现代锋芒。这些诗译远远超出了一般汉语的普通语感,以陌生又令人怦然心动的冲击力扎痛着读者,这锋芒对于高扬中国青年诗人的想象力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自己就是受益者之一,我的很多诗人朋友也都深受影响。”

今年以来,童道明、郝运、张玉书等诸位翻译巨匠接连去世,这一代翻译家正陆续结束他们的使命,化为夜空的璀璨明星。在赵挺看来,与今天的中青年翻译者相比,巫宁坤这老一辈翻译家在青壮年时代受到干扰,翻译环境远不如今,但他们生活在一个有大师的时代,有着中西贯通的学术背景。

当下,中国图书市场上的外国文学作品正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作品走向世界,担当中间这一语言桥梁的便是翻译者。一代大师老去,离开,新的巨匠正在孕育,生长。孙婷婷 绘

新闻推荐

安徽省昨起开始拆除省界收费站 年底前21个省界收费站都将拆除

芜雁高速皖苏芜湖收费站拆除现场。晨报讯8月16日,芜雁高速皖苏芜湖收费站拆除工程率先动工,成为安徽省首个拆除的...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