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昔日交通不便的江心洲,现在人居环境却成“国字号”范例。群心村传承红色基因创新争先 “江上明珠”,光芒绽放

铜陵日报 2019-08-12 08:42 大字

■ 本报记者 刘洋

从胥坝渡口乘坐轮渡向北,不到10分钟便可到达对岸江心洲,再由渡口乘车,几分钟便可到达群心村。如今每逢周末、节假日,群心村都会迎来众多游客。“我们现在是‘长三角最具魅力游览度假村庄目的地’,去年我们村接待了大约6万游客。”群心村旅游公司经理吴多宏介绍。

“大爷你点点,一千零八十,看看对不对。”在群心村村部的服务大厅内,今年76岁的沈学根从会计手里接过钱。他告诉记者,在群心村像他这样70岁以上的每人每个月有90元补贴,半年领一次就是540元,老两口一起领就是1080元。“从村里给我们发钱就知道,现在是国富民强,盛世呢!”沈学根笑得很灿烂。

记者在群心村游走,看到这里栋栋小楼尽显徽风徽韵,街道干净整洁,家家门前或花团锦簇、或菜蔬繁茂,村前小桥流水,池塘中荷花盛开,一派笑意盈盈的恬静风光。“那边是群心乡贤文化馆,记载着群心村的革命故事、乡贤人物和家风家训;靠近村部那边还有渡江文化广场,里面有渡江第一船雕塑,传承的是我们的红色基因。”群心村党委书记古中举介绍。

群心村昔日交通不便,发展优势先天不足。近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该村以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自然风光为基础,以乡贤文化馆、渡江文化广场等红色文化为灵魂,村容村貌得到了大提升。名气大了、游玩的人多了,村里就利用红色文化和绿色风光搞起了乡村旅游,还把数万亩土地集中起来,流转给种粮大户经营。如今,群心村集体经济收入一年超过200万元,村里用这些收益反哺村民,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家家户户享受着免费自来水,儿童免费上村办幼儿园,60岁以上的老人按照不同年龄段发放敬老补贴,组织了居家养老公益服务队上门为老人免费服务……群心村现已获得“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示范”等众多荣誉。

“要说变化,我俩最有发言权。”今年74岁的叶德林和76岁的王茂喜曾在群心村分别干过书记和主任,都是地地道道的“群心人”。“新中国成立前,我吃不饱饭,奶奶就带着我去要饭,那个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吃得饱,穿得暖都不敢想。”王茂喜说,现如今村里有针对老年人的配餐中心,生病有合作医疗和大病补助,重阳节村里会组织老年人聚在一起,平日里有下棋、看书、锣鼓队等文体活动,消遣也有很多去处。

“要我说村里最大的变化还是教育。”叶德林说,群心村到如今已经产生了124名大学生,特别是今年还出了一个清华学子,“教育是基础,是国家繁荣昌盛的保障,也是群心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

说起变化,古中举既满心喜悦也信心十足。他推开了村会议室的门,迎面便是醒目的标牌,上面写的是“群心精神”:群心聚力、创新争先、幸福共享、和谐奋进。

“我们搞乡贤文化馆,建家风家训一条街,打造渡江文化广场,目的就是要传承这种群心聚力、奋斗不止的精神。”在古中举看来,“家”是缩小国,“国”是放大的家,只有小家齐,才能大家兴。这正是群心村这个总人口近2500人、拥有51个姓氏的“移民村”“开放村”发展的最大秘诀。

走出群心村村部,迎面的牌楼高耸。“再有一段时间,我们的‘脸面’会更漂亮。”古中举说,村里光名气旺不行,还要人气旺、收入旺、村民旺,当前他们投入400万元实施特色自然村提升工程,还尝试举办多种旅游文化活动,进一步集聚人气、提升知名度。

“搭好平台唱大戏。”古中举表示,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他们有信心让群心村这个“江上明珠”绽放新光芒。

新闻推荐

今年安徽省高考综合录取率达83.9%

(上接1版)艺术类招生相关政策有调整省考试院提醒,艺术类考生要关注教育部艺术类招生相关政策调整的进展。根据...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