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可为患者省下近4亿 安徽在全国率先完成高值医用耗材带量谈判议价
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眼科人工晶体……近年来,随着这些高值医用耗材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价格虚高、过度使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加重了患者的负担。8月2日,由安徽省属18家公立医疗机构组成的高值医用耗材采购联合体与15家中标企业签订了带量采购协议,其中首批含骨科植入(脊柱)类、眼科(人工晶体)类两类产品,预计谈判议价后,年节约资金3.7亿元和0.29亿元。
作为全国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试点省,在国家医保局指导下,安徽在全国率先探索,以集中带量采购谈判议价方式破解难题。在18家省属公立医疗机构带量谈判议价完成后,经过测算,骨科脊柱类材料国产品类平均降价55.9%,进口品类平均降价40.5%,总体平均降价53.4%,单个组件最大降幅95%;人工晶体国产品类平均降价18.1%,进口品类平均降价20.9%,总体平均降价20.5%。
因为医用耗材无行业标准和统一编码,加上既得利益方“护盘”,如同一块坚冰,在深度竞争采购上一直没有突破。安徽省作为试点省之一,为降低医用耗材虚高价格,减轻患者看病就医负担,在全面掌握骨科植入(脊柱)类、眼科(人工晶体)类产品价格信息基础上,省医保局组织采购及临床专家,反复研究论证试点方案,并最终完成带量谈判议价。
省医保局相关人士介绍,按照2019年上半年全省骨科脊柱类和人工晶体类产品网上采购额测算,预计谈判议价后,两类产品年节约资金3.7亿元和0.29亿元。
据悉,省医保局在带量谈判议价中,采用组套破解无标准无编码难题,建立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组套分组法”,破解医用耗材标准不一、分类不清难题,实现可竞争、可比价的价格形成体系。以“购买方”角色,联合医疗机构,定规则、建机制,甩掉虚高水分,理顺价格体系,治理过度使用。成立公立医疗机构采购联合体,以量换价、以奖促用。
此外,为了给患者减负,省医保局明确参加采购的耗材用量,分别占2018年度省属公立医疗机构骨科植入(脊柱)类和眼科(人工晶体)类高值医用耗材采购量70%、90%的产品。而且要求省属公立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求,优先采购使用谈判成功产品,按谈判后形成的谈判价在集中交易目录中网上集中采购,且采购使用量不得低于2018年度该产品的80%。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唐萌
新闻推荐
本报讯7月31日上午,省政协召开“完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月度协商情况通报会,省政协副主席夏涛出席并讲话。会上,省人力...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