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国门口岸抒写无悔青春 记全国“青年文明号”合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

安徽法制报 2019-08-02 17:59 大字

[摘要]记全国“青年文明号”合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

□本报通讯员薛傲杰

在江淮大地的合肥口岸,驻扎着一支年轻的移民管理队伍——合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他们忠诚履职、砥砺奋进,用实际行动谱写着“服务奉献、岗位建功”的青春之歌。

近年来,该队荣誉满满,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省三八红旗集体”巾帼文明岗”“ 等称号,3次荣记集体三等功,2004年至2008年,更是连续五年获评全国青年文明号。近日,该队再次获评2017-2018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也是内陆边检总站唯一一家获评单位。

服务“心贴心”擦亮国门名片

边防检查是服务对外开放的第一窗口。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和安徽内陆开放新高地战略部署的不断深入,2019年以来,合肥新桥机场出入境客流量较去年同比增长近25%。针对出入境高峰日渐频繁的新常态,执勤二队始终牢记“国门似铁,宾至如归”的职业理想,坚持“人本、专业、安全”的工作理念,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提高效率,努力为旅客更加高效顺畅通关想办法、解难题。

今年3月,该队牵头,与机场海关、安检等联检单位一道成立了“口岸限定区域学雷锋服务队”,精心挑选了21名业务过硬、外语精通、吃苦耐劳的骨干力量,全力服务出入境旅客。服务队成立半年来,先后开通绿色通道6次,为70余名需要帮助的旅客提供了热情高效的通关便利,一句句温馨的话语、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已经成为合肥新桥口岸最亮丽的风景。

近年来,该队始终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根本标准,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履职尽责,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上出实招求实效,相继推出了30余项亲民爱民、利民便民服务举措,为出入境旅客的安全顺畅通关保驾护航,彰显自信、开放、包容的国门形象。

忠诚“守底线”保证国门安全

口岸不断扩大,国门安全是基础。三尺验证台,就是边检人没有硝烟的战场。在口岸管控上,国家移民管理局明确以“防回流”“打派遣”“防闯关”为重点,严守前台查验“三条底线”、刚性落实前台查验“五必问”“七步核查”和“四个百分百”核查要求。该队始终扎实开展岗位技能练兵活动,练就了二队人员的“火眼金睛”。

今年6月10日,该队接机检查员发现入境的泰国航班上有1名旅客高烧不退、疑似携带埃博拉病毒入境,立即将情况通报机场海关。该队队领导及时对入境航班人员进行信息预查,第一时间锁定高烧旅客的座位号及个人信息;最终在双方密切配合下成功将该名人员控制,有效规避了疫情传入合肥口岸。

2017年以来,该队与新桥机场海关执勤科队共同签署了《口岸协作协议》,联合开展各类处突训练20余次,查获政治性有害出版物30余本,共同为建立合肥口岸良好通关环境贡献力量。两年来,该队共验放出入境旅客50余万人次,开展重点人员核查500余人次,查获违法违规、在控在逃、失效证人员30余人,妥善处置1起限制出境在控对象在口岸滋事事件,构筑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坚实屏障。

对标“全能型”建设一流队伍

“According toRegulationsofPeople’sRepublic of China on Exit and EntryFrontier Inspection,wewill……”周日早晨的航班间隙,从机场的男警休息室里便会传来朗朗的英语声。原来是二队的陈航又在开始每日的口语练习。战士提干、基础薄弱,英语口语曾经是陈航的短板。2018年,在一次执勤过程中,陈航遇到一名外国人上前咨询签证问题,听不懂外语的陈航急得满头大汗,后在战友的帮助下解决了难题。

自那以后,陈航立志要攻克哑巴英语难关,告别“不敢开口、不会开口”“闭口守国门、单纯办手续”的困境。为此每次航班间隙都能看到陈航捧着边检英语边查单词边跟读的身影,每天夜晚的朋友圈都能看到他刻苦学习英语的打卡。

2018年11月,一架原计划飞往上海的飞机因天气原因备降在合肥新桥机场。300人的旅客中有一半是外国人,任务突然,情况也异常复杂。陈航挺身而出,用熟练流利的英语指导外国旅客分类排队、填写相关信息、安抚他们焦急的情绪,指导旅客短时间内就办好了手续,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国边检的专业和职业。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合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将继续发挥青年文明号“先进、先行、先锋”作用,努力在新的历史方位找准发展定位,以昂扬的工作状态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国门名片”让 更加闪亮,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安徽汇聚青春力量!

新闻推荐

240亿元政府债券支持基础设施“补短板”

本报讯(通讯员韩晓峰记者吴量亮)经省政府授权,7月31日,省财政厅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通过财政部政府债...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