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江淮时报 2019-07-23 09:27 大字

黄山市政协

安徽省是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对此安徽省应积极顺应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需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积极运用市场方式大力发展健康和养老服务产业。

安徽省连续两年开展省级的医养结合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培育了一批新的示范,引领全省医养结合工作深入推进,带动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但医养结合工作整体发展与安徽省老龄人口迅速增长、养老需求急剧扩大、健康养老发展趋势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具体问题:一是医保政策难享受。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属医养结合模式,其软硬件设施、业务范围与专业医疗机构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各级医保部门在评估设立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时,是按是否符合医疗机构标准来核定的,由于医养结合机构需要有足够的场地,配备相应的医疗器械、常用药品和配套设施,聘请有资质的医师和护理人员,前期投入大、运营成本高,确实也难以达到设立的标准。二是医养结合型机构基础薄弱,政策体系尚需完善。养老服务政策框架已经基本搭建,但在具体落实政策和细节问题上尚有不足。

为此,建议:

一是畅通医保渠道。将护理院等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初期可能会有增加医保支付压力的担心和顾虑,但只要坚持以人为本,在严格规范的医养结合管理制度和严厉的医保资金使用规定约束下,把好医养模式转换关,医养结合工作就会实现良性循环,实际上会有效降低医保的支付压力。建议要进一步明确医养结合机构医疗相关费用列入医保的项目范围,并结合医保基金收支情况,适当提高报销比例,既要降低个人支付比例,又要从根本上防范套保风险。

二是设立医养结合服务以奖代补资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主要以失能失智老年人和失独老人为服务重点,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社会的关心关爱。建议省级层面设立“医养结合服务以奖代补资金”,对特殊群体入住医养结合机构的,给予机构或群体一定的补助,减轻特殊困难老人家庭经济负担,鼓励医养结合机构发展。同时优先提高失能失智和失独老人等特困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补贴标准。

三是建立相关服务标准。整合部门资源、建立失能老人医养结合型机构服务工作联合协作机制。建立由卫健、民政、医保部门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医养工作协同机制,打破各自为政现状,探索制定统一的医养结合服务标准及配套政策。如建立“失能老人”鉴定分级标准,明确鉴定机构和审批标准;建立医养结合机构的准入标准和服务标准;探索建立失能老人护理各项操作规范、责任认定、激励机制、相关机构收费等方面标准。

四是探索建立省级层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省医保、卫生健康、民政和财政部门要借鉴先进经验,积极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调研,出台相关政策,发挥医保基金效益,缓解失能老人护理费用支出压力,实现“患者减负担,医保少支付,机构得发展”的共赢效果。探索医保统筹基金、个人账户资金、财政政策补助、社会福彩基金、社会各界资助共同参与的医养融合资金筹集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为各类失能老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

五是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养老产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要发挥安徽省生态优势,对于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生态屏障的黄山市,更好利用地处长三角西南部、生态资源等优越条件,吸引长三角地区来皖养老、旅游。建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同时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和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引进一批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服务机构,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度高的养老服务业品牌,打造安徽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

新闻推荐

省轻工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柳夕良 传统外贸企业需积极转型

安徽轻工是一家典型的专业外贸企业,年进出口额超5亿美元。近年来,我们积极尝试开展跨境电商出口业务。三年来,有些收获,也遇...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