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小麦总产有望创新高,一季度农民收入增幅全国第二,畜牧业稳定发展 夏粮丰收强底气 农业发展增后劲

安徽日报 2019-06-28 07:00 大字

全省小麦总产预计达1657.87万吨,增产50.53万吨

——夏粮丰收,为全年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打下了基础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生产事关农民增收,也是发展全局的“定盘星”。

眼下,全省4300万亩小麦已收获完毕。据农业农村部门初步测算,今年全省小麦总产预计达1657.87万吨,增加50.53万吨,有望创历史新高。夏粮丰收,不仅饭碗端得更稳更牢,更为实现全年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目标打下基础,为全省发展增强了底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夏粮大幅增产,是在播种面积减少下获得的。今年全省小麦4296.5万亩,较上年减少17.3万亩。这表明安徽省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成效显著,粮食产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增产的同时,品质也为近年来最好。据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的数据显示,今年三等及以上小麦占87.2%,同比增加32.6%。

如何看待夏粮增产提质?

连日来,记者深入阜阳、宿州等小麦主产区,与种粮大户、基层农业农村干部、农事服务合作社负责人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产量高、品质好固然有天气有利的因素,但主要还是“人努力”的结果。

今年,安徽省继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前氮后移技术,种肥同播深施、机械追施拔节肥等提高了肥料利用率。种子包衣、药剂拌种技术减轻了前期根部病害。一喷三防控制了条锈病危害。尤其是把赤霉病防控作为春季农业生产重点工作进行调度,全省实施预防8280万亩次,比去年增加1096万亩次。

这些都表明,新形势下安徽省大力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在粮食生产上逐步摸索出新路子,绿色、高效、优质已经成为安徽省小麦生产的“指挥棒”。

夏粮丰收,也增强了农民生产的干劲。

据农情调度,今年全省秋粮播种意向面积约6588.2万亩,比上年增加179.4万亩。其中一季稻3383.5万亩,比上年增加124.3万亩;夏玉米1763.7万亩,增加55.8万亩。

秋粮开局良好,各地要把工作重心抓紧转向夏季田间管理,加强技术指导,落实关键措施。对可能发生的夏季高温热害、旱涝等灾害,要积极做好应对准备。

前5个月全省肉蛋奶总产达230万吨,5月份蔬菜播种达140.02万亩,同比均有增长

——畜牧业生产稳中有进,蔬菜种植面积扩大,为“菜篮子”稳定提供了保障

农业生产一头连着农村经济发展,一头连着“菜篮子”。

“总体看,前5个月,安徽省畜牧业生产基本稳定,生猪价格总体趋稳。”据省畜牧部门负责人介绍,1月至5月,全省肉蛋奶总产达230万吨,同比增长1.01%。

5月份,全省生猪期末存栏1401万头,同比下降8.91%,其中能繁母猪期末存栏145万头,同比下降6.57%,降幅比4月份有所趋缓。生猪生产降幅变小。从价格看,全省生猪均价为15.74元/公斤,环比下降3.2%,同比上涨52.52%。全省猪粮比价为7.83∶1,环比略降0.3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涨2.7个百分点。数据表明,猪粮比价处于正常区间,生猪养殖业运行良好。

前一时期,蔬菜价格涨幅较大,为人们所关注。5月份以来,随着气温持续回升,地产蔬菜进入上市高峰期,价格逐步回落。前5个月,全省蔬菜产量1237.7万吨,同比增长2.36%;蔬菜产值414.2亿元,同比增长8.4%。据物价部门监测,新鲜青椒、青菜等9种蔬菜平均价格由5月初的2.79元/斤,下降到月末的2.49元/斤。

菜篮子稳不稳,关键在供给。当前,各地正进一步加大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推动蔬菜标准园示范创建,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和产销服务,5月份全省蔬菜播种面积140.02万亩,同比增加4.26%。可以预见,面积扩大必将为夏秋蔬菜提供更好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稻渔综合种养快速推进。截至5月底,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314万亩,较去年底增加154万亩。全省建设稻渔综合种养万亩乡镇38个、3000亩以上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7个,初步形成沿江、沿淮和环巢湖三大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带。稻渔综合种养不仅丰富了鱼鲜产品供应,还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一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6元,同比增长9.9%,增速居全国第二、中部第一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以更大魄力推动改革,为农民开辟增收新空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今年以来,安徽省农民收入保持高位增长态势。据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数据,一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6元,同比增长9.9%,高于年初预定目标0.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二、中部第一。

难能可贵的是,从地区来看,全省16个市农民收入增长都超过年初预定目标9%。这表明,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整体较为均衡。

农民增收势头喜人,与农业结构调整有成效、改革不断深化密切相关。比如夏粮生产中全省发展专用品牌小麦超过800万亩,从正在进行的夏粮收购看,品牌粮价格更高,提高了效益。再比如,截至今年一季度,全省开展“三变”改革的村数达到4993个,占总村数的31.4%,为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

增收的良好态势也表明,搞活农村经济,鼓起农民腰包,就要继续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切实把结构调好调顺调优,把各项重点改革继续推向深入,以改革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然而,看到农民增收加快的同时,也应看到发展中面临的差距和挑战。

从一季度收入构成来看,安徽省增收仍有明显短板。全省一季度农民工资性收入1706元,比全国2009元低303元,是四项收入中差距最大的一块;经营性收入增幅低,一季度农民经营性收入仅为487元,同比增长6.7%,对增收贡献率为7.2%;财产性收入比重小,一季度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虽然增长24.9%,但占总收入比重只有2.4%,对增收的贡献率仅为5.2%。

短板也意味着潜力。要实现2020年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必须在更广阔领域,以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充分释放农村各项要素活力,从而让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速度不降低。

当前,各地要以更大力度抓政策落实和改革实施,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着力实施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民生工程,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增收步伐。

新闻推荐

沪苏浙皖政协来芜调研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落实情况

本报讯(记者乐培意徐新山)6月26日,沪苏浙皖一市三省政协联合调研组,来芜湖市就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落实情况开展调研...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