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我看张爱玲 □魏莉

淮河晨刊 2019-06-14 08:33 大字

最近,《沉香屑:第一炉香》的选角问题引发热议,“张爱玲热”是越演越烈,读张爱玲似乎是“女文青”的标志。在我心里,总认为自己跟那些“粉丝”是有些不一样的,毕竟,我是一个8岁就读张爱玲的人。

第一次读到张爱玲的小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本疑似盗版的大开本小说集,封面赫然是《港台女作家小说集》,印刷粗糙,里面收录了琼瑶、亦舒的言情小说,最末一篇是《小艾》——张爱玲本人最不喜的那个中篇。当年刚上小学,颇识得几个字,把书一字不落地读完了,心下隐隐觉得这最末一篇跟其他的小说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却也说不上来。

九十年代初,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四卷本《张爱玲文集》,狂喜买回家,读到烂熟,后面再读到其他的集子,稍微眼生的字就会自己跳出来。这时候,我知道了这世间有个作家叫张爱玲,她还健在,在美国独自生活,当时就有个愿望,长大了要去看她。等我上高中的时候,听闻她去世的消息,瞬间觉得失去了人生一个大目标。

张爱玲曾经自己选定散文集书名《张看》,取意是“张的见解或管窥——往里面张望——最浅薄的双关语”。读张爱玲的30年,贯穿了我的阅读记忆。那些年,我几乎读完了市面上所有找得到的作品和传记。她夸赞毛姆,我就去读毛姆;她说《红楼梦》是宝库,就一遍遍读熟了《红楼梦》,顺带着把胡兰成跟苏青的书一并读了。学士论文自然是挑选了与张爱玲有关的题材,自己也知道写得潦草,就很机智地把早先一篇发表在报纸上的有关张的散文一起交了上去。老师迟疑地对我说,你这论文写得是不太行,可是这散文倒是真的好,于是给我过关了,皆大欢喜。

她的书,仍然一本本买回来,《同学少年都不贱》《郁金香》《重返边城》《少帅》。去世的作家还时常有“新作”面世的,她可算是第一人了,由于对她的生平太感兴趣,我几乎读遍了坊间所有她的传记,自以为对她的生平了如指掌。2011年,张爱玲的自传体英文小说《小团圆》《雷峰塔》《易经》相继出版,第一时间买了回来读,读的时候觉得齿冷,不停发出“哟……咦……”少时读得烂熟的文章片断,俱被放大了详细了写出来,每一句都有了印证。她自己给自己写出了最好的传记。传记作家都不敢写的情节,她统统事无巨细地写了出来。她母亲的情事、家族的隐秘、她的每段恋情,之前不为人知的跟导演桑弧的一段地下感情……真实的人生永远比小说精彩。

记述她生平的书也一本本出版,《张爱玲私语录》《宋家客厅》《张爱玲给我的信件》,字里行间可以拼凑出她中年、晚年在美国那些不为人知的隐居生活。

看着最近新买的《庄信正与张爱玲通信录》,惊觉阅读张爱玲已经30年了。不禁感叹时光倏忽岁月倥偬。

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在我心里走下了神坛呢?《赤地之恋》不好看,简直读不下去,果然不是亲身经历的文字是没有生命的。从英文翻译过来的《小团圆》《雷峰塔》《少帅》统统失去她原有文字的灵性与节奏。窃以为,她最好的文字都交代在了《流言》和《私语》文集里。

现在我终于可以用平起平坐的眼光认真打量她了。她曾在《殷宝滟送花楼会》里急急分辩,我自己就是离婚的人的小孩子,我小时候并不比别的小孩特别得不快乐。可是,这30年看下来,她就是那个渴望被爱的不快乐的小女孩。

女人不生孩子,就再大些也还是孩子。她一生未曾生育,终其一生,始终是一个任性的无助的小孩。但凡早慧的有天才的小孩子,儿时家庭生活不幸福,情感上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大抵会长成敏感自私冷淡的成年人吧?一个人生活久了,是不是就会享受孤独,变得冷漠薄情?

像在她的成名作《金锁记》里那段——“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在美国洛杉矶罗彻斯特大道的那座小公寓里,还看得到那个月亮吗?

作者单位:蚌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新闻推荐

今年“法考”有调整 主观题原则上采用“机考”

本报讯2019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法考”)即将拉开帷幕,记者昨日从省司法厅获悉,今年,法考客观题考试报名...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