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车坛老兵左延安 未来汽车发展可以造福人类

新安晚报 2019-06-13 09:45 大字

A离开企业但没有离开行业

2012年,掌舵江淮汽车22年的左延安正式退休,离开奋斗了34年的企业。今年是左延安退休后的第7年,在这7年里,左延安并没有闲下来,先后担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席团主席、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继续为汽车行业和国家经济建设尽义务做贡献。

当记者见到左延安时,他精神矍铄,腰杆笔直,稳健的步伐仍然能见到年轻时的风采。左延安说,退休后他部分时间住在合肥,每天坚持做一套广播体操,晚饭后会散散步。左延安给记者看了看手上戴着的华为运动手表,“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多运动,对身体好。”

一般老人退休后的生活就是侍弄侍弄花草、带带孙子,悠闲地享受生活。但在左延安看来,退休意味着一段新旅程的开始,“退休有很多学习的好机会,可以不断更新知识。”左延安说,退休前他是站在企业的角度看待汽车行业的竞争,而现在是站在行业的角度来看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反而多了些“旁观者清”的优势。

左延安告诉记者,他退休的信息一发布即被聘为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刚进咨询委员会时,委员的平均年龄是85岁,“虽然年纪都很大,但是他们的学习力都很强,他们都是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人。”尽管早已退休,这些委员仍然关注汽车行业的最新动态,将自己多年在行业内独有的经验和思维模式整合之后向企业建言献策。在新能源汽车如火如荼的发展过程中,左延安先后参加了江西、陕西、浙江、江苏等地政府委托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对发展本地汽车工业的咨询指导工作。

除了给地方政府和汽车企业“把脉问诊”,左延安还参与了中国国际咨询总公司组织的对十几个申请电动汽车生产资质企业的现场及文件评审。在他看来,参加行业内的评审是学习的好机会,首先针对评审项目要认真做功课,其次在评审时可接触到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的前沿技术,现场评审时的所见所闻,都让他学习到很多宝贵的新能源汽车的最新知识。正是因为退休之后仍然一直接触汽车行业的前沿技术和产品,以及持续关注全球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左延安说起汽车行业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如数家珍。

B最敬佩的企业家是任正非

1990年,左延安接任江淮汽车“掌门人”。他用了21年的时间,和全体员工一起将江淮汽车年销量由1990年的954辆发展到2011年突破50万辆,销售收入由3000万元提高到2011年的366亿元,同时企业保持了连续21年的快速健康成长,演绎了地方国有汽车企业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业内瞩目的“江淮现象”。

左延安说,他最敬佩的企业家是任正非。“我刚退休时给合工大、安大MBA讲课时都说过,真正受尊重的企业应该首推华为。”左延安在带领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将创新和人才放在首位,人们也能从左延安的做法中看到他与任正非有着诸多相同或相似的理念。

在左延安看来,企业的创新必须是系统的创新。“我在任时构造了一个‘江汽大厦’系统创新模型,大厦的四大支柱为技术、管理、机制、营销创新。”左延安说,这四根柱子不能放在沙滩上,要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即基于全员培训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有效配置,“企业对优秀人才要引得进、用得好、育得优、留得住。不把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吸引过来,怎么能做出最优秀的产品呢?”光有人才还不够,左延安提出,公司必须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用一个简洁又被所有员工认同的、与时俱进的价值观,把人心源凝聚起来。“人才今天来明天走,说明企业没有主流文化,没有大家认同的价值观。”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魂,如果没有《华为基本法》就没有现在的华为。”从1996年开始,左延安就提出了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汽车界率先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并获得学习型组织理念创始人、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彼得·圣吉教授好评,称江淮汽车是“最接近学习型组织的企业”。

在左延安的推动下,江淮汽车通过把企业经营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文化理念,并形成制度和规范成功复制到重组收购的企业中去。1997年至2011年间,在左延安的带领下,江淮汽车先后成功兼并重组了九个省内困难企业,通过输入江淮汽车的管理和文化,使这些企业都步入了健康成长的轨道,解决了近万人的就业问题。

C智能汽车新时代已经到来

1978年,29岁的左延安进入江淮汽车厂,从基层一步步做起,历任技术员、副科长、厂办主任、总经济师等职。1990年,江淮汽车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濒临倒闭。41岁的左延安受命于危难之时,接手江淮汽车,在企业净资产近乎为零、大幅亏损的情况下,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将江淮汽车年销量由1990年的954辆发展到2011年突破50万辆,企业连续21年稳健成长,创立了业内瞩目的“江淮模式”。

左延安说,未来汽车行业将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方向发展。他说,100多年来,传统汽车制造业研究硬体(车身、发动机及传动系统等机械构件)比较多,“硬体是必要条件,运输、运载是汽车最重要的功能,此外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都和硬体有关。”

与硬体对应的就是软体,例如电动汽车的电池、电机等控制系统。随着汽车行业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已经迈入了智能汽车的新时代。“今后汽车要做的是无人驾驶,离开了电动化、智能化和网络互连是做不到的。”

左延安表示,在软体特别是OTA(Over-the-AirTechnolo?gy,空中下载技术)这个概念出来后,软体定义产品性能和品质的时期已经到来了。左延安表示,以特斯拉汽车为例,传统汽车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性能是递减的,驾乘体验也越来越差;而特斯拉则是越开体验感越好,这是什么原因呢?左延安解释说,其实就是特斯拉软体系统OTA的远程迭代升级在发挥作用,开一段时间就增加一项功能,自动跟车系统、自动泊车系统、自动驾驶L1-L3系统等相继自动升级,给用户带来了非常好的驾乘体验。

尽管智能汽车的软体技术发展很快,但左延安也表示,目前硬体和软体的正确匹配需要决策智慧。无人驾驶汽车是通过雷达、传感器进行感知行驶中车辆周边信息,再传到汽车“大脑”的决策层,通过精密算法得到结果后指挥执行层。OTA进行远程迭代升级时,硬件和软件要做到匹配,“硬件功能冗余就会造成成本过高;硬件功能不足,软体就无法更新迭代。”

D汽车行业应造福人类社会

汽车软体发展后,会为人们乘车出行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左延安说,首先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车主的驾乘感受,他笑称,传统汽车是人找车,以后可能是车找人,“手机信号发出去之后,车载终端掌握了你的定位,会直接来找你。”在左延安的带领下,江淮汽车由一家地方国有小型汽车企业发展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行业骨干企业。当问及其中缘由时,左延安说:“并不是喜欢汽车才到汽车厂的,而是到了汽车厂才喜欢汽车的。”左延安说,他的想法很简单:“念书的时候就要把书念好,做技术时就想把技术做好,做企业就要把企业做到最好。”从左延安的身上人们可以看到,他的成功绝非偶然,正是这种求真务实的作风,让他一步步从基层员工做起,最终成为中国汽车界少数荣获“饶斌奖”的地方国有汽车企业的董事长。

谈及未来,左延安希望汽车行业的发展能更好地造福人类社会,首先是通过汽车产品的低排放实现汽车产业的绿色发展,其次是无人驾驶力争实现零事故,再次是汽车共享化实现汽车总保有量的降低,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见习记者韩诚徐琪琪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全面开展 路政宣传月活动

本报讯《安徽省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已于5月1日起施行。日前,亳阜路政大队全面开展路政宣传月活动,积极宣贯全国第一部公路保...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