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刚柔并济总相宜 2019高考全国I卷物理试题评析

大江晚报 2019-06-13 10:54 大字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卷理综物理部分试题,是在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和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命制的一份导向强、特色鲜明的高质量试题。试题一方面以“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另一方面以新课标四大物理学科素养为导向,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及考生数学运算表达、信息提取加工、模型建构等关键能力的考查。试题整体给人感受平和又不乏犀利,稳定又蕴含灵动,整体难度适中,比2018略有提升。

一、专项分析

1、选择题

物理选择题相对去年全国卷Ⅰ卷稳定之处依然是5道单选、3道多选的模式,且多选题答案均为双选。在考查内容上呈现“三电四力一原子物理”的模式,其中主干知识、关键能力的考查相对稳定。试题不一味追求考点覆盖率,比如平抛运动、交变电流等重要考点全卷未涉及;试题不盲目追寻科技最新进展,比如在平时模考训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黑洞、拉格朗日点等科技热点全卷均未出现;试题也不回避对经典题常规题的再考查,8道选择题有7道题属于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经典题和常规题。

选择题的难度总体相对去年有所降低,运算量不大,题干表述简洁,文字阅读量小。选择题第18题是全卷中的一个亮点,题目创设了学生比较熟悉的篮球运动中投篮情境,考查了对竖直上抛运动的理解和对运动学基本规律的运用,这样的呈现考查方式有助于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化。另外此题作为单选题的压轴题一改以往高高在上的风格,给学生一种朴实亲切的气息,考生很容易联想到运动学中二级结论的运用,从而实现迅速作答。选择题的第二个亮点是第21题,作为选择题的压轴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该题利用物体加速度和弹簧压缩量之间关系的图像,要求学生结合图像和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定律、胡克定律、动能定理等综合分析、推理判断,对考生信息提取、筛选、分析等综合能力有较高要求,其中D选项的分析判断更是对简谐运动中对称思维方法运用的灵活考查,这些恰恰展现了全国卷Ⅰ卷理综物理部分特有的“阳刚之气”。

此外,选择题第14题在考查原子的能级跃迁方面既体现出基础性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于透彻理解原子受激辐射原理的考生来说不是难题。选择题第16题结合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背景,一方面考查了动量定理的理解运用,另一方面也发挥了高考试题的育人功能。选择题第15题、第17题、第19题让考生在回归经典题的同时也让多数考生找到物理学习那份成就感和自信!这也正是这份试题表现出的“柔美”一面。

2、实验题

整体难度相比去年的全国卷Ⅰ卷物理实验题变化不大,突出考查了考纲规定的实验基本素养——数据处理、实验操作与误差分析能力。第22题考查的是最基本的力学实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探究,这是近几年的全国卷Ⅰ卷对教材实验的又一次重要回归,这道题和2017年全国卷Ⅰ卷第22题非常相似,但在实验数据呈现的方式和试题创设的情境方面有一定的差别,今年的第22题更侧重考查读取数据的基本能力,本题易错点在于有效数字位数的保留,因为第二、三两空答案的有效数字位数要求并不一致,如果审题不够认真,很容易丢分。

第23题电学实验则继2015年全国Ⅰ卷再次考查了电表改装,在问题设置上体现出灵活变化,该题一方面以实物电路连接为载体考查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另一面从实验误差分析角度巧妙创设情境,精心设计问题,考查考生多个层次的能力,对能力水平不同的考生实现有效区分。

3、解答题

今年全国卷Ⅰ卷必考部分的两道解答题梯度明显,其中第24题考查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情境简单,模型经典,物理过程分析并不复杂,难点在于审清题目的关键细节和字母代数表达运算。第25题延续了全国卷在运算能力方面高要求的风格,该题通过呈现碰撞前后的速度-时间图像,将常见的碰撞问题推陈出新,着重考查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难度比2018年全国卷Ⅰ卷的第25题有明显提升。从学生考后反馈的解答该题情况来看,解题障碍主要来自题目所给条件较少,解题运算表达式间的逻辑关系及代换容易混乱。解答该题时需要大胆突破重围设出若干辅助参量,并要善于运用表达式整体代换求解,而不是追寻求出摩擦因数、斜面倾角等辅助参量。在该卷中,本题无疑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要求提升到了新高度。

4、选修题

选修3-3部分第33题的第一小题由以往的选择题变为填空题。其中第一个空较为简单,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即可求解,第二个空则较为灵活,需从理想气体压强微观解释角度寻找答题突破口。第33题第二小题又是本卷的一个亮点,试题结合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高性能材料生产的热等静压工艺技术背景,侧重考查了热学中变质量问题,需要考生通过题目信息阅读,提取解题关键信息,建立解题最佳模型。本题解题思路呈现多样化,其中以运用克拉珀龙方程求解较为简化。今年选修3-4部分第34题整体难度比选修3-3略低,第一小题考查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角度比较经典,第二小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情境容易理解,涉及的方法和几何知识相对单一。

二、2020年备考建议

从近几年的全国卷试题来看,高考试题对高三教与学的指挥棒功能越来越凸显,只有认真研读考纲,精做高考真题,深耕课堂教学,才能精准把握复习方向,实现有针对性的、有深度的、高质量的复习。教学和复习中,一方面要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注重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运用;另一方面要重视对情境化的试题及数形结合的试题研究和分析,不断加强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才能最终从容应对新高考的更多挑战!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卢先立

新闻推荐

灵活巧妙 构思独特 2019高考全国I卷理科数学试题评析

2019年高考数学难度比2018年稍难,题型题量没有多大变化,同时试卷的题目在次序上有所调整,如第21题位置是以往第19题的位置等...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