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中国报告文学的一道风景 评《一条大河波浪宽》

新安晚报 2019-05-23 17:48 大字

□合肥赵凯

在祖国即将跨越70载春秋岁月的今天,潘小平、余同友、李云、许含章四位作者精心结撰的《一条大河波浪宽:1949-2019中国治淮全纪实》的出版适逢其时。这是一部向祖国70岁生日的献礼之作,也是文艺界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更是当前报告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

这是一种多层次、多角度的共同书写。从50后到80后,分属四个年龄段的四位作者接力打造,他们伴随着新中国50年代起的治淮事业而出生、成长,同一脉搏。他们的身份也各有殊别,因而在对治淮事业画卷的描绘过程中,每位创作者都以其独有的经历与视角,为这幅宏图铺设一层独特的色彩,层层色彩相叠,文学观念、思维和叙事在作品中相互碰撞、多元融合,散文、小说和诗歌等多种元素异体同构,联合创新。层次分明而又混融为一的美学特质,不仅赋予了这部作品丰富的美学内涵,更为这幅画卷增添了历史厚重感,确立了作品的文本价值与审美特征。

这是一次关于淮河命运的文学书写。淮河“以全国2.8%的土地面积,养育了全国1/8的人口”,它流淌于亿万人民的血管之中。祖国的历史与人民息息相关。写治淮的沧桑经历,写淮河流域的历史变迁,也就是写安徽故事,中国故事。在这段追忆中,我们看到了乡愁意味:“水来人走、水走人回”,频繁的洪涝摧屋毁舍,使两岸人民漂泊无依,背井离乡;也看到了乡恋情结:两岸人民并未被淮河的多灾多难所吓走,并未“逝将去汝,适彼乐土”。相反,他们“没有粮柴从家里拿,没有材料自己筹,没有工具自己带,没有水泥自己烧”,克服万难治理淮河,建设家乡。作者预流时代,唤醒了安徽文学的地方记忆,塑造了本土文化精神,是对安徽文学地理空间建构的一个重要尝试。同时,这些书写的意义还不只局限于安徽,不仅在于史录,更通过治淮事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展现了祖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回答了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风雨为何总能绵延不绝。

这是文学文体与文学叙事的一次突破。《一条大河波浪宽》是非虚构文学写作的成功探索。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通过主体介入、田野调查等方式追寻探索,既做出了一种新的写作姿态,又体现出一种跨主体实验。在本书中,作者的在场感极强,例如在序章中,治淮事业便被还原到具体可感的历史背景当中,国内的百废待兴、国外的朝鲜变局,都被纳入到考察的视野之中,使读者更能深切认识到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环境中,治淮事业开展的艰难。同时,不同于一般报告文学的“无叙事”,这部作品善用插叙、追叙、预叙等多种手法,既随着各个治淮项目的推进而多线并进,确保了对治淮历程记录的完整性,并选取了普通农民李秀英的故事作为贯穿始终的主要暗线,将治淮的千头万绪一一串联,避免了内容的芜杂散漫,也在历史场景的辗转腾挪中,给了读者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的语言尤其干净明亮。从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炼字苦心,比如用“起身”形容开春的麦子。此外,还有作者对叙述节奏的精心把握,例如在记述为了制造工程所奇缺的炸药,人们早出晚归远至外省刮取硝土后,作者笔锋一转,描绘了当年的孩子今日已成为耄耋老人,他们向孙辈讲述当年事迹的情形。孩子们听着听着,忽然发问:“硝土是什么?为什么要走那么远去找硝土?”不动声色间,却写出了历史的厚重与今昔相对的茫茫百感。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新中国蓬勃发展的今天,《一条大河波浪宽》以丰富的史实、深邃的思想,引导我们沿着淮河,对70年的风雨来路展开了一场深情回望,它是伟大时代的忠实记录,也是中国报告文学中一道瑰丽风景。

新闻推荐

池州市科技局来区开展高企申报及创新活动调研

本报讯(通讯员侯泉)5月21日,市科技局调研组来集中区企业开展调研工作,了解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及创新劵申领企业创新活动开...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