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科技驱动管理迈向精细化 安徽省两所监狱获评全国首批“智慧监狱示范单位”

安徽法制报 2019-04-19 09:07 大字

[摘要]我省两所监狱获评全国首批“智慧监狱示范单位”

4月15日,记者从省监狱管理局获悉,在司法部日前召开的“智慧监狱”建设全面推进暨首批“智慧监狱示范单位”命名会上,安徽省合肥监狱、淝河监狱两家单位被命名为全国首批“智慧监狱示范单位”。

近年来,全省监狱系统以“智慧监狱”建设应用为目标,以信息化、智慧化驱动监狱管理现代化,向科技要警力,以改革强警力,在创新中求实效,开启了“智慧监狱”建设发展的新征程。

■技术防控筑起“天罗地网”

“嘟、嘟、嘟……”清晰的警报声在指挥中心回响,在一面巨大的显示屏上,一个醒目的红色圆圈正在不停移动,智能摄像机随即启动对红色圆圈行踪的动态追踪,原来是一名重点管控的服刑人员刚刚走出规定活动区域,报警信息同步传至服刑人员所在监区,民警迅速赶往事发地点进行处置。这不是科幻影视剧中的场景,而是真实发生在合肥监狱开展应急处突演练中的一幕。

走进合肥监狱,你会发现高科技的技防手段已经应用到各个角落,持续不断的硬件升级给监管安全增添了一个又一个砝码。从进门开始,车辆要经过生命探测仪和车底安全检查系统的双重检查,人员要接受人脸识别;在会见室内,安装有智能监听系统,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将服刑人员和亲属的交谈内容实时转换成文字,对出现的敏感词汇弹出式报警;针对重点管控的服刑人员,要求其佩戴电子腕带,并设立“电子围栏”,一旦其离开指定区域,指挥中心便会自动报警并动态跟踪,实现精准定位。

而且,为了让“智慧监狱”建设最大程度服务实战,合肥监狱还引入了大数据分析技术,辅助民警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据介绍,“智慧监狱”系统会全面记录服刑人员的违规违纪、心理评估结果、日常会见等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服刑人员当前心理状态、危险程度,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辅助监区民警为服刑人员量身定制改造方案,大大提升改造效率。

■智慧诊疗保障救治水平

你见过机器根据医嘱对药品进行分包和摆放吗?你听说过药品“自己坐车”到达病区吗?在淝河监狱,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

淝河监狱作为安徽省监狱总医院,由于其职能的特殊性,在新址设计初期就提出了“智能化监狱、数字化医院”的建设构想,一体化推进智慧监狱和智慧医院同步建设。自动摆药分包机和轨道物流车就是其中亮点,前者可自动识别医嘱,为每一名病犯需要服用的药品进行分包,而且分包后生成的药品包装袋上可显示病犯用药信息二维码,确保了药品使用精准性,节约了人力资源;后者可以将药品、注射液、手术器械、检验报告、检验样本等通过数控小车实现精准的“点对点”传输,将医疗民警从繁琐的程序性工作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和时间潜心钻研医疗业务。

去年,淝河监狱又探索启动了远程会诊系统。该系统以淝河监狱为主体,上连多家社会医院,下接省属监狱医院,通过电子病历的传输,社会医院的专家可以对监狱内患有疑难杂症的病犯,进行远程会诊,不仅确保了病犯不用出监就能得到高水平的医疗救治,还大大降低了病犯外出就诊风险。

■实战引领打造安徽特色

“智慧监狱”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省监狱管理局局长许晓刚表示,“智慧监狱”建设是推动监狱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的有效抓手,全省监狱系统要深化示范单位的引领作用,把挑战变机遇、把短板变杠杆,主动适应信息技术与业务管理深度融合的变革趋势,加强复合人才的培养。

同时,要提升“用”的实效,明确主要领导牵头抓推广,层层抓应用的责任机制,各级领导、业务部门要带头学、带头用、带头推,基层民警要真学、真懂、真用,打造实战引领的警务运行机制,确保“智慧监狱”的功能在应用中完善,监狱管理水平在应用中提升,努力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智慧监狱。

·李杨刘淳淳本报记者周莹莹·

新闻推荐

鲍志斌先进事迹采访团来淮

本报讯4月17日,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鲍志斌先进事迹采访团来淮开展专题采访,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安徽频道及安徽日报、安...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