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他们身怀哪些“绝技”?

青岛早报 2019-03-23 06:14 大字

[摘要]高分五号、六号卫星“转正”:

据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 我国研制的高分五号、高分六号卫星平稳度过“试用期”,于近日顺利在轨交付用户使用。高分五号的“千里眼”让污染无处遁形,高分六号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农业一号卫星”,“高分家族”各怀绝技,中国遥感卫星未来可期。

高分五号:“千里眼”让污染无处遁形

高分五号卫星是于2018年5月9日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经过9个月的严格在轨测试和评价,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有效载荷数据质量及反演结果表现优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高分五号工程总师徐博明给它在试用期的表现打了满分。“高分五号把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定标精度的‘四高’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徐博明说,去年11月上旬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高分五号卫星对长三角地区污染气体进行了监测,为进博会的空气质量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全球首颗大气和陆地综合高光谱观测卫星,高分五号卫星 “上可看大气、中可观地表、下可探地矿”,它的“十八般武艺”给用户留下了深刻印象。

——感知雾霾。在大气污染上,高分五号卫星能够精确感知雾霾、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大气主要污染物的分布、变化和运输过程,让污染气体“原形毕露”。

——追踪温室气体。高分五号卫星能敏锐捕捉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行踪,追溯其起源并预测其“旅行”轨迹,为节能减排、环境外交决策、全球变暖等热点问题提供建议。

——为水质“体检”。高分五号卫星能准确鉴别饮用水源地、重点湖库的水质情况,及时跟踪内陆水体蓝藻、绿藻、黄藻等藻类污染物生长变化,为水体保护和污染防治提供解决方案。

——透视地下。高分五号还可以通过地表成像分析,识别地下矿物,就像有一双“透视眼”,在矿产资源调查、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等方面发挥作用。

高分六号: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农业一号卫星”

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所长周清波把高分六号卫星形容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农业一号卫星”。在试用期,高分六号的表现征服了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自然资源部等“大客户”。它在2018年的玉米与大豆面积监测、2018年安徽洪涝灾害作物损失评价、2019年冬小麦和大蒜等作物面积监测、农村人居环境监测等方面交出了优异答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高分六号工程总师陈世平介绍,高分六号主要是面向农业农村、林业和防灾减灾等应用的卫星,它搭载了两个具备大幅宽的光学相机,并在宽幅相机新增了4个波段。红边波段是作物的特征波段之一,增加红边波段后可以增加植被分析的精度和灵敏度。 “在轨测试期间,我们重点对新增波段的应用进行了测试。 ”周清波说。

初步测试结果表明:增加红边等波段后,使影像的颜色更加丰富,视觉效果好,甚至能看到不同地表覆盖、不同作物类型、不同生长状态间的差异。其次,数据在作物类型识别、作物长势诊断、果园等农用地监测中,精度提高了。“后续,高分六号将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稳定粮食生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棚房整治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等任务,开展农业生产、农业灾害、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轮作休耕试点成效的监测与评价,让卫星为农业农村宏观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撑。 ”周清波说。

新闻推荐

驿达的故事,他们说得最感人 “我与驿达”征文活动评选结果揭晓

本报讯驿达高速服务区承载着很多安徽乃至全国各地旅人的回忆。去年10月,新安晚报与驿达公司联合举办“我与驿达”征文活动...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