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防控非洲猪瘟立“规矩”
■ 本报记者刘刚
为加强非洲猪瘟防控,近日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有关专家,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三个环节着手,针对种猪场和年出栏商品猪500头以上规模化猪场,制定了《安徽省规模化猪场和种猪场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技术规范(试行)》。
选址与布局要合理
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李赛明告诉记者,防控技术规范明确规定新建猪场要选择非禁养区,远离交通要道、城镇、集贸市场和饮用水源地,避开村庄,有充足的饮用水源,具有一定的天然屏障。周围3~5公里内没有其它猪场、屠宰场、生猪交易市场。猪场内要严格分区,设立办公区、隔离区、生活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区或收集暂存设施,各区距离间隔至少50米。
现有猪场改造要立足于功能配套和相对隔离,其中自繁自养的规模化猪场要做到种猪舍和商品猪舍相对隔离,种猪场生产区由内至外依次划分为种猪区、保育区、生长区和待售区。猪场改造时要将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粪污处理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区要相对独立,办公区与生产区要设置有效的生物安全隔离区。
防疫设施要完善
省畜牧局负责人说,猪场应设置围墙或防护林带等屏障与外界有效隔离,防止外来人员、车辆及其它动物进入场区,门口应有明显的“养殖重地,谢绝参观”标牌。猪舍、仓库等建筑物设有防蚊蝇窗纱、防鸟网、防鼠碎石带等。猪场和生产区周围应设置防洪沟,利于雨水排出。
场区门口要设立车辆消毒池和人员入场消毒通道。消毒池长度应为进出运输车辆车轮周长的2倍以上,深度30厘米,宽度与大门宽度相同,消毒池上方建立遮雨篷。猪场生产区入口应设置人员消毒更衣室和沐浴室,进入生产区,一律进行严格的沐浴、更衣、消毒,确保进入生产区人员的消毒效果。要高度重视车辆消毒,有条件的养殖场在场区门前可设置车辆消毒通道,在离场区3公里外设立消毒站点;不具备条件的猪场,应在离猪场3公里处增设临时消毒站点,对进入场区车辆进行严格消毒。
在猪场生产区下风口设置装猪平台,装猪台与猪舍要建立专用通道。猪场要配备专用生猪转运和饲料运输车辆,猪只调出场区,要使用本场专用转运车辆转运出场,严禁外来车辆直接进入生产区或不消毒靠近装猪台。不具备病死猪集中收集处理条件的猪场,应配备焚尸炉、高温化制等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
严禁泔水喂猪
防控技术规范明确要求,外购饲料必须是取得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生产企业生产的饲料,不使用被污染、变质、发霉饲料,进场饲料每批次要进行熏蒸消毒。使用含骨肉粉、血粉、血浆蛋白粉、膜蛋白粉等动物源性饲料时,每批次要进行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抽样检测,同时,驻场兽医每年不少于2次对饲料和饲料原料供应厂家进行生物安全考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格禁止使用泔水喂猪,所有猪肉及猪肉制品禁止带入猪场,猪场内部产生的餐厨垃圾和泔水,使用密闭性容器装运到无害化处理点进行无害化处理。
引种仔猪实行准入制
防控技术规范规定,种猪场引进种猪和育肥猪场引进仔猪,一律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引种或引进仔猪前,要考察供应猪场和所在区域的疫情状况,并实施严格的检疫措施,新引进的种猪必须隔离饲养30~45天、育肥猪仔猪至少隔离饲养14天后,经非洲猪瘟检测阴性方可再混群饲养。采取人工授精的猪场,在进行人工授精前对每批精液进行取样检测,确保不含非洲猪瘟等病原。
每半个月进行一次猪场环境大消毒(避开阴雨潮湿天气),对场区路面和建筑物内通道进行清扫,清除杂物,然后用3%烧碱加生石灰混合泼洒消毒,场区大门外200米范围用过氧乙酸、碱类或戊二醛喷洒消毒。猪舍内猪群转出后,要及时对空栏进行清扫、清洗和消毒,先用3%~5%烧碱溶液浸泡栏舍地面和墙面,然后用添加清洁剂的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再用消毒液进行两次消毒,最后用过氧乙酸或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新闻推荐
重污染天气将有错峰运输方案 安徽省出台方案打赢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
晨报讯近日,省政府发布《安徽省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明确2020年全省在用柴油车监督抽测排放合格率达到95...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