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联主席吴雪做客徽派 挥毫泼墨为时代做诗意的表达
安徽省文联主席、安徽书法家协会主席吴雪日前做客新安晚报大皖客户端徽派栏目,从书法聊到哲学,从山水王维聊到文化自信,畅谈生活与艺术的点滴感悟。现场吴雪还挥毫泼墨,为“徽派”题词,希望这块安徽人的文化精神家园越办越好。
从书法到哲学节奏章法的辩证统一
徽派:您的书法主要受到哪些派别影响?
吴雪:我和书法结缘其实是非常自然的一个事情。我小时候练字的第一本字帖还没有封皮,就拿来练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字帖,就觉得很漂亮,练到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赵孟頫的行楷。除此之外,当时上海有个非常有名的书法家叫周慧珺,出了一本字帖是写鲁迅诗词的,我也买了一本,她的字对我影响也很深。当时还有一种体叫新魏碑,就是把魏碑标准化。再到后来上大学后我有个同学,他家是省艺校的,他给我引荐了张翰先生。张翰先生是省艺校的书法专家,我们那时经常带着自己习作去给张老师看。那时候学习劲头很大,奠定了不错的基础。
徽派:可以看出您非常热爱书法,但您后来进的是哲学专业,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吴雪:中国书法真的是讲哲学的。你看我们的汉字,首先结构很美,它是对称的,又是不对称的。用毛笔在宣纸上写字是一种晕染,它会产生很多种变化,作为书法家,你要把握它的粗细、轻重、节奏和章法。所以这个不讲辩证法,不讲对立统一,还真把握不好。我有了哲学基础再练书法,理解层面上就会有很多相通。
《翰墨唐韵》和王维
做诗意的表达
徽派:去年有出版社邀请您写唐朝诗人的诗,出了《翰墨唐韵》一书。您选择最多的是王维,为什么?
吴雪:唐朝的诗人数不胜数。但我从个人角度来看,还是觉得王维不论是从性格还是生活理念上跟我都是比较贴近的。我把王维一生各个阶段的诗都做了研究。只有理解了王维这个人,体验了他的感受,才能做到用书法去“演绎”他的诗,才能让有形的字承载出王维特有的味道。后来,我还为此写了《书写手记》。作为当代书法工作者,我们也要像王维一样,做有诗意的表达。我这本书的题记里面就提到“书写的诗意”和“诗意的书写”。
徽派:如今我们身处大众娱乐的时代,王维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应该也会有他的困惑吧?
吴雪:读诗这个事情,我们的确是要溯古求源。大唐那种气度是我们需要记住的。当然王维要处在我们这个社会,他也会感觉到我们社会的日新月异。盛唐虽然美好,但那个时代和我们当今时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艺术是源于生活的,我们书法工作者要做的就是用书法这个载体去重现各个时代。这是我们需要做的。
文化自信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徽派:现在虽然有一部分人也在学书法,但好像却“不得其法”,您怎么看呢?
吴雪: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却是一个很大的议题。艺术从哪里来?它是从生活中来的。从文艺工作者角度来说,要主动热情地去升华我们的生活,为人民提供他们向往的文化样式。去年我做的一个展览就叫“艺术走进生活”,它不仅是说让艺术家走进生活,而是让你的作品走进生活,而这一切的目的就是最终去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艺术需求。艺术最终的检验者是人民大众,老百姓说好才是真正好。
徽派:您如何看待“艺考热”?
吴雪:“艺考热”实际上反映的是人民对文化和艺术的一种追求。“艺考热”总的来说是一个好现象,但是这个“热”里面也有很多“冷问题”。比如说,现在很多孩子学艺术是因为文化课不好,为了升学而追求一种功利性的培训。这个现象就是把艺术简单化了。搞艺术单讲技法,而没有文化修养做底蕴那是搞不好的。技法这个事很简单,通过专业训练短期能到达一定高度。但是没有文化修养,你对作品的理解是达不到足够高度的。现在其实这个问题已经有所改观了,前几天教育部还出台政策要提高文化课在艺术考生考核的比重。另外就是艺术教育与社会对接的问题,学校教育应该要提高学生与社会接轨的程度。
陈逸雯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蒋楠楠/文王从启/图
新闻推荐
安徽省将成立审理拒执犯罪合议庭 建立“执行110”制度 2018年,安徽省法院执行结案率全国第一
2月28日,省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一年来“江淮风暴”席卷皖江南北、淮河两岸,全省法院2018年全年共受理...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