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监探亲彰显法度与温情
《安徽法制报》近日报道,经过一系列严格程序把关,2019年春节期间,安徽省20所监狱共有21名服刑人员离监探亲与亲人团聚,并全部如期返监。服刑近8年、古稀之年的王某回到老家与94岁高龄的老母亲洒泪相聚的场景,让人们看到严肃的法律之外充满人情味的一面。
据介绍,开展离监探亲是我国深入践行政治、监管、教育、文化和劳动“五大改造”新格局的创新实践,是新时代司法行政系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生动实践,实现了政治、法律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体现了法度和温度的有机结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促进服刑人员积极改造、向善向好。
离监探亲彰显了制度自信。离监探亲政策经历了兴起、停办、重启的过程。1994年颁布实施的《监狱法》规定,监狱可以根据情况准许离监探亲,全国各地监狱随之展开尝试,但是2005年前后此项工作慢慢停掉。“怕出事”是被叫停的难言之痛。重启离监探亲,无疑需要勇气与信心,是从安全底线到治本目标的追求。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法治环境整体改善,监管手段不断丰富,司法行政系统不再满足于“关得住、跑不了”的安全底线,着力追求更高层次的“不想跑、改造好”的治本目标,这是支撑离监探亲制度搁置十多年后重新启动的强大动力,向全社会证明了新时代司法制度的自信。2018年,根据司法部重启离监探亲工作的通知,当年元旦、春节期间,安徽省批准27名服刑人员离监探亲,并全部如期返监。至今,全省监狱共有48名服刑人员享受到离监探亲政策,分享到“法治红利”。
离监探亲体现了法治温情。刑罚执行遵循宽严相济的原则,监狱的职能除了惩罚之外,还承担着教化、改造的使命。让符合条件的服刑人员回到离别已久的家中过年,一方面,让其体会到亲情的无价,感受到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有助于增进自我改造的决心、坚定回归社会的信心;另一方面,服刑人员回到监狱之后,通过现身说法、分享体会,实现“探亲一人、带动一群、教育一片”的深远影响,让离监探亲的正能量传播得更加广泛。这样积极的效果,可能是监狱民警多少次苦口婆心的教育都无法达到的。
离监探亲收获了社会赞誉。重启离监探亲,赢得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但也有一些人担忧,服刑人员离开监狱后,万一有危害社会的行为或者逃匿了怎么办?对此,司法行政机关为离监探亲设置了严格审批程序和条件,并通过每日报告、加戴电子手环、函告属地公安临时监管等举措,确保“稳妥放出去,安全收回来”,打消了人们的疑虑。监狱工作具有一定封闭性,离监探亲向社会打开了一扇窗,让社会各界可以全面、深刻地了解监狱工作、监督监狱执法,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随着离监探亲政策逐步规范化、常态化,法治春风会更加有力地吹进高墙,法治阳光会更加温暖地照进铁窗,沐浴感化改造人员,促进社会和谐。
新闻推荐
前不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提出在企业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