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向全省1300多家重点排污单位宣讲环保“初心”和决心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安徽日报 2019-01-29 07:03 大字

经济指标“亮眼”,治污首战告捷

——去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大关,空气环境指标多年来首次实现大幅改善

近年来,中央环保督察重拳出击,大气污染防治督查等强力推进,一大批“散乱污”企业被关停整顿,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治污拖累经济发展”“环保冲击实体经济”等声音。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是不是一定有矛盾?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徐恒秋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有明确而清醒的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绝对是促进性作用。

一组数据对比更加直观。新出炉的2018年全省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安徽省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迈上新台阶,主要指标增速全国靠前,在中部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均处于领先地位。全省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大关,达到3000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2%。而环境指标呢?安徽省污染防治攻坚战首战告捷。尤其是空气环境指标多年来首次实现大幅改善:全省14个未达标城市(除黄山、池州)PM2.5平均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2.1%;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1%,比上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

“从数据对比我们就可以看出,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绝对不是矛盾的,是相辅相成的。同样的,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什么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是重要方面。如果经济发展各项指标都很好,但是环境指标下来了,那能是高质量发展吗?肯定不是。”徐恒秋表示,生态环保真正有所影响的是“散乱污”企业,关停的是环境违法、治理无望的企业,限制的是地方的低质量发展。

“如果说环保影响经济发展,那么首先肯定是影响工业企业发展,因为环保查处非法排污企业。而事实上,去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创近4年新高,居全国第四位、中部第一位。如果说环保影响经济发展,还有可能影响项目建设,因为项目环境管理更加严格。而事实上,去年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8%,增幅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比全国高5.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二位、中部第一位。”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罗宏连用两个假设与事实数据对比,佐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并不矛盾。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徐恒秋说,建设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企业如何做?徐恒秋说,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建设生态文明,企业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企业家要将可持续发展要求融入企业战略、决策、治理和日常经营中,真正实现向“绿”转型。

营造公平环境,腾出发展空间

——杜绝“一律关停”等“一刀切”做法,对治理无望或恶意排污企业坚决打击

随着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国内个别地方对相关行业企业停工停业停产,出现了“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一刀切”做法。生态环境部对此严格禁止,要求坚决避免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借口紧急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

“环保‘一刀切’,是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典型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我们坚决反对。”罗宏表示,为防止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出现工作方式简单粗暴,不分青红皂白地实施集中停工停业停产等“一刀切”行为,省大气办于去年12月4日印发了《关于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对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企业,不得采取集中停产整治措施;对工程施工、生活服务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各地要出台细化防止“一刀切”的有效措施,及时向社会发布公告。

罗宏表示,对生态环保督察执法中发现的问题,只要能够即时整改的,就实事求是制定阶段目标,不要层层加码、级级提速,更不允许出现“一律顶格处罚”“一律关停”等敷衍应对的做法。

“严禁‘一刀切’,也决不是污染企业的‘保护符’。” 罗宏说,对问题企业进行查处、纠正违法行为的,就不是“一刀切”。我们打击治理无望或恶意排污的“散乱污”企业,恰恰为环境友好的企业腾出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安徽省通过开展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清理整顿“散乱污”企业,整治提升治污设施不规范的企业,推进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进区入园,环境保护领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得到扭转。一批污染重、能耗高、技术水平低的企业被淘汰,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合法合规企业生产负荷大幅提高、工业企业利润明显增加。

“如果企业有条件达标,我们坚决帮助达标,根据实际情况给出整改时间。”徐恒秋表示,但如果有企业压根就没想环保,只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取企业利益,这是不允许的,要坚决惩治。各地对列入环保督察整改方案的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提标改造、产业调整等重大项目要整改到位、落地见效,倒逼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和产业深层次问题。

寓监管于服务,助力企业升级

——加快实施“不见面”审批,耐心为企业答疑解惑,对环境违法行为视情宽严相济

企业是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者和污染物的排放者,达标排放应是企业履行环境污染治理主体责任的基本底线。但在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阶段,不少企业面临着限期治理达标排放的紧迫要求,面临环境治理设施和能力不适应等问题。

徐恒秋表示,这就要求生态环境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既要严格监管,为企业营造公平发展环境,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又要主动服务,全方位帮助基层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增强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市县生态环境部门要将服务企业融入日常监管执法活动全过程。对于审批工作,要全面推进网上申报、辅以快递(纸件)窗口受理,加快实施“不见面”审批;要主动采取发放环境守法告知书等方式,告知企业环境管理义务和要求,提示环境管理责任风险;在执法过程中,要耐心为企业答疑解惑,在发现问题时及时督促和指导企业开展问题整改;按照宽严相济的思路,突出对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严惩重罚,突出对即时改正轻微违法行为的鼓励和引导;充分发挥环境信用评价体系作用,切实达到激励守法、惩戒违法的效果。

对于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市县生态环境部门要全方位支持解决,引导科研机构、咨询服务机构主动与企业沟通交流,指导、服务和推广污染治理技术,帮助企业制定高效的环境治理解决方案;加强对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产业结构引导,支持中小型企业实施生产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升级改造;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役为重点,推进企业实施重大治理工程建设,有效带动环保产业发展,培育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

在制定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时,各地要充分听取企业、行业协会、商会意见,通过提高企业的参与度,增强制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操作性,提高企业贯彻落实相关制度的积极性和可预见性。

“对好项目我们大力支持、加快审批。”罗宏表示,去年该厅打通了环保部门管理系统和行政审批窗口系统的对接,审批效率大大提高;会同发改、经信等部门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绿色升级,帮助企业在更高的水平上发展。

新闻推荐

《新喜剧之王》来肥路演 周星驰赞“女性更坚强”

由周星驰执导,王宝强、鄂靖文主演的电影《新喜剧之王》定档大年初一,20年前影响无数人的《喜剧之王》,20年后将以全新姿态登...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