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文化强省建设 省政协工会、教育、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少数民族、宗教界联组会议侧记

江淮时报 2019-01-16 15:06 大字

[摘要]省政协工会、教育、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少数民族、宗教界联组会议侧记

本报记者周晓东

1月14日下午,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举行工会、教育、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少数民族、宗教界联组会议,委员们围绕推动安徽省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发表真知灼见。

石象斌委员说,安徽优秀传统文化要以“鉴别、扬弃、出新”为核心,基于“集成创新”新范式,构建安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立体机制。

汪枫委员说,安徽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徽州文化是安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要突出特色引领,让文化创新有制高点。深入挖据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文化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开展特色活动,强化创意设计引领作用,形成品牌效应。尤其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将文化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考虑,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和“实践者”,当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路者”和“先行者”。

孙峻委员说,安徽省在大力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创新性融入现代生活,发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还需加强与时俱进的文化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厘清从保护好到活起来的全流程思路,加强政府主导和引导,合理优化配置资源,在政策上有所倾斜。要主动吸引市场主体和资本介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还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对创意文化产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复合型数字艺术人才、营销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

王峰委员说,今后安徽省要用设计这把钥匙去开启安徽传统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用新的发展理念来解决文化企业生产产品(服务)的同质化与消费者(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之间的矛盾问题。

叶冬青委员说,要挖掘整理安徽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献著作,赋予新时代意义,将其中孕育的优秀文化和精神思想融入到新时代的国民教育当中,开展系列文化传承活动,传承和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精华。还要将安徽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献著作、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体育产业等融合发展。

刘育红委员说,安徽省开展的“戏曲进校园”活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议今后充实好“三台”,即:用好“讲台”,在全省建立省级“戏曲进校园”的试点学校,加大财政经费支持力度;搭建“平台”,建立和完善戏曲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志愿与学校文艺社团结对帮扶;丰富 “舞台”,建立和完善省、市、县(区)三级戏曲进校园艺术展演系列活动,让有戏曲爱好的孩子,有更多展示的舞台。

程芳委员说,良好的社会风气是从优秀家风的培育与建设开始。建议今后要丰富宣传载体,宣传身边典型,开展“四进”活动,不断激发社会崇尚好家风、培育好家风的内在动力。

韩卫民委员建议,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与宣传职工先进模范人物结合在一起,进一步丰富职工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新闻推荐

赵琳在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时建议加大支持力度加快皖北发展

赵琳在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时建议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