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赵咏梅委员发言积极探索人口城镇化有效路径

江淮时报 2019-01-16 15:06 大字

近年来,安徽省城镇化呈加速发展之势,2017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53.5%,初步进入城市主导型社会。近年来,安徽省城镇化呈加速发展之势,2017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53.5%,初步进入城市主导型社会,但安徽省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城镇发展空间不均衡、小城镇发展相对滞后、农村“空心化”严重、农民落户城市进展缓慢等问题。

人口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注重高质量发展的城镇化,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有效途径。推进人口城镇化关键要解决农民落户城市、融入城市问题,解决农民资产保值问题。为此,提以下几点建议。

充分预留发展空间。安徽省作为城镇化尚处快速化的人口大省,与城镇化成熟的发达地区消化土地存量不同,城镇化路径仍处于存量、增量并存,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并进的时期。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规划改革,城镇发展空间、生态红线及基本农田控制线关系逐步明晰。建议在新一轮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争取国家对安徽省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倾斜,尤其是人口稠密的皖北地区,给予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建设用地规模,保证人口落地有足够的空间,人口城镇化能顺利推进。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推进小城镇发展,要科学规划,适度合并规模较小的城镇,布局卫星镇,与中心城市公共资源共享;要合理布局产业,提供就业岗位;要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培育一批产业基础好、区位条件好的重点镇,引导群众到集镇居住,加快农民工就地市民化。

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抓住普查历史名村和农村历史建筑机会,大力发展旅游业;鼓励城镇居民租用农宅养老、休闲,盘活农民资产。在保护的基础上加大中心村合并,加大土地复垦整村推进的力度,提高土地复垦指标价格,复垦后的农田仍由宅基地户主承包,保障农民资产收益,解决城镇建设用地不足问题。

促进务工农民落户城市。建议安徽省各类开发园区学习苏州工业园区优租房建设经验,解决园区新进员工短期住房需求。研究复垦的宅基地与城镇土地置换的路径,探索复垦村庄就近在城镇建设安置房的政策;研究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民限价房开发问题,让农民在城市能买得起住房。研究农村住宅产权登记制度,让愿意在城镇落户的农民通过转让住宅让资产变现,筹集购房资金;为农民落户城市创造条件,推进人口城镇化发展。

新闻推荐

代表委员点赞本报两会特刊

“特刊创意好,立意新,可读性强!”昨天,新安晚报推出《追梦——2019年全省两会特别报道暨“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巡礼》特...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